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峡175米试验性蓄水不会造成大规模泥沙淤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09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宜昌9月15日电(记者魏梦佳、沈翀)中国三峡总公司有关负责人1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三峡水库175米试验性蓄水不会造成大规模泥沙淤积。

    有人担心,三峡蓄水期间下泄流量减少,会导致部分泥沙淤积坝前。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中心主任袁杰说,由于近年来上游修建水库拦蓄部分泥沙、退耕还林、径流量周期性减少等因素,长江上游来沙量正持续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情况也比预想的要好。

    监测数据表明,2003年蓄水至135米水位以后,三峡水库每年平均入库泥沙量为2.1亿吨左右,远少于工程设计时预计的5.3亿吨。水库排沙比也由原先设计的33%提高至40%。而去年172.8米试验性蓄水期间,库区入库泥沙也明显减少,库区及下游河道泥沙冲淤情况基本正常,属于预期范围内。

    2001年起,三峡总公司就开始对三峡蓄水后的泥沙淤积、来水来沙情况制定详细观测计划。三峡蓄水后,公司每年对观测计划进行调整,还在某些江段加密观测。根据监测数据,清华大学、重庆大学、长江科学院等机构进行了数学模型推算和物理模型试验,均表明三峡在蓄水至175米的目标水位后不会造成大规模泥沙淤积。

    袁杰说,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这次试验性蓄水,将验证原有数学模型、观测分析泥沙淤积冲刷规律,便于在高水位条件下开展各种实证研究分析。

    三峡库区加强干流巡航确保175米试验性蓄水航行安全

    新华社重庆9月15日电(记者张桂林)三峡工程15日凌晨启动175米试验性蓄水,为确保库区水上航行安全,长江重庆海事局部署26个巡航救助队、200余名执法人员全力加强干流巡航,并发布航行警告,要求库区各港口、船舶在蓄水期间密切关注水情变化,注意接收安全信息,严格执行航行规定。

    重庆海事局负责人介绍,175米试验性蓄水启动后,9月底三峡水库水位将蓄至158米,10月末将蓄水至175米,为保障在此期间辖区水域安全畅通,海事部门加派了巡航救助力量,强化了干流水域安全监管,涪陵海事处出动执法人员对辖区的采砂船、囤船的值班情况、系泊设施等开展了专项检查,云阳海事处重点抓好客渡船管理,对在本港开航的长途客船一律实施登船检查,严格实施客渡船、短途客船夜间禁航检查。

    海事部门还发布了蓄水期间的航行警告,要求库区各港口、航运企业密切关注水情变化,做好港口及水上有关设施、设备的搬迁。鉴于蓄水期间,库区航道浮标将有较大调整,船舶航行时应与浮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发现浮标异常,要及时向海事、航道部门报告。

    重庆海事局还要求,在库尾回水变动区,各船舶应做好防触礁、防搁浅工作,正确选择航路,避免多种航线交叉并存,严防碰撞事故发生;各船舶应及时掌握三峡水库跨河建筑通航净空高度,严格执行“航行长江干线三峡库区的船舶,其水线以上实际船舶最大高度与跨河建筑物所在地当时水位(吴淞高程)之和不得超过192米”的规定,超高船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面高度,防止碰撞跨河建筑。

 
 
 相关链接
· 三峡工程2009年175米试验性蓄水于15日凌晨启动
· 三峡办:三峡工程累计投资1849亿元 综合效益凸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