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青岛蓝色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科技撑起蓝色畅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08月16日   来源:科技日报

    8月11日,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圆满闭幕,山东省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委联合通过了《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的倡议书》。根据倡议,大会在“倡导、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发展”的框架下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应致力于提高科技进步对蓝色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蓝色经济:海陆统筹一体推进

    本次论坛以“蓝色经济,引领未来”为主题,目的在于:一方面提出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推动山东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

    蓝色经济是以蓝色理念为基础的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理论。它以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海洋经济概况、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海洋区域经济、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工业、海洋生态产业、沿海蓝色经济理论以及信息经济的现状与发展问题。

    蓝色经济打破海陆分离的传统观念,强调海陆统筹、一体推进,并实现城乡、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山东半岛打造蓝色经济区,就如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主旨演讲中所说,要以沿海七市为前沿,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既强调加快沿海地区发展,又要发挥沿海地区对中西部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协调发展。如果说统筹协调是蓝色经济战略的魂魄,蓝色经济战略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在沿海经济一带,从北部的辽东半岛到海西经济区都制定了一系列海洋经济战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说,当前中国沿海已初步形成“三大五小”的布局。“三大”即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五小”指辽宁沿海、山东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海经济区。

    2008年中国海洋产业实现生产总值近3万亿人民币,约占全国GDP总量的9.9%,并且提供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杜鹰认为,发展海洋经济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势,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基本方向。

    海洋科技:蓝色经济的支撑

    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而海洋的竞争,实质就是海洋新技术的竞争。

    《倡议书》强调科技对蓝色经济的支撑作用,呼吁社会各界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对蓝色经济发展的贡献,重视和加强海洋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和海洋开发管理科学研究。加强海陆空间统筹规划,对海洋开发活动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这一点也在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的主旨演讲中得到印证。他指出,面对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对海洋科技的重大需求,进一步推动海洋高新技术和海洋产业发展,第一,继续加大海洋科技的投入,推进海洋科技的创新,继续加强与完善近浅海技术体系,推动我国海洋技术从近浅海向深远海的战略转移。第二,针对海洋技术特点,强化体系与机制建设。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中小型海洋科技企业,发挥企业在海洋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与研究机构和高校有机结合的海洋知识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力量布局,构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作机制,发挥国家科研机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高等院校的基础与生力军作用。建立军民结合,促进民用科技和军用科技的紧密结合和有效互动。第三,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海洋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为推动海洋经济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国家海洋局和科技部共同联合制定并发布了《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2015年)》,提出了未来八年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山东半岛:可成国家战略中独立一极

    专家认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条件也应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独立的一个增长极,并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发展战略。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高之国博士认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决心和谋略。它应该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发展和沿海大开发的独立一极,并且是新的增长极。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本次论坛主持人龙永图建议,制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应包括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些基本内涵、规划步骤、政策措施、产业布局、人才政策以及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意见。

    山东半岛空间格局的优化,是发展蓝色经济的基础,以胶济线和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所形成的“T”形格局,将青岛推向了“龙头”的位置。论坛上,青岛市长夏耕也表达出青岛打造蓝色经济区的决心:依托海洋科技教育及资源禀赋优势,在发展战略布局、海洋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带动、优势产业培育和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加快实施,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记者 王建高)

 
 
 相关链接
· 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闭幕
· 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论坛开幕 刘延东发贺信
· 奥运回顾:后奥运时代青岛见证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 青岛市:就业岗位逆势增长 技能人才仍供不应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