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就业形势好于去年同期,来之不易!”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谢毅感慨。今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围绕就业保民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截至8月1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69.1%;150万返乡农民工,目前有146万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已完成全年任务,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云南年初共有2699户企业半停产,1300多户企业停产关闭。此外,13万高校毕业生等待就业。迎难而上,全省以大学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用重大项目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用大创业带动大就业。
在增投资保增长中,云南省向就业带动力强的行业、企业加大投入,将国家投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就业。云南今年新增投资1000亿元,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仅为本省农民工就创造了42万个岗位。在农村大兴惠民工程,修水库、建沼气,建设教育设施、提升医疗设施,改造危房和中低产田等,让30多万农民工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省里还出台了新增500亿元贷款等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吸收了大批农民工就业。
今年5月,云南省提出“贷、免、扶、补”的模式,以大创业带动大就业,由省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对贷款统一担保,广泛发动工、青、妇、工商联、个体私营者协会参与“大合唱”,并对创业者提供导师制辅导等“一条龙服务”。从5月11日至7月31日,全省共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3亿多元,加上一般小额贷款,云南省至今共发放小额创业贷款6.5亿元,相当于过去几年的总和。
云南省政府今年的“一号文件”就是针对就业的。全省下发2亿多元困难企业补贴,保住了10万人的饭碗;拿出2亿元补贴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3万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引导鼓励自主创业。(记者徐元锋、胡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