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新增保护性耕作农田1000万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07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6日电(记者张玥)7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签署了《共建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区合作协议》,计划5年内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区52个,新增保护性耕作农田1000万亩。

    保护性耕作是国家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广的新型耕作技术,具有减轻土壤风蚀、水蚀、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的实际效果,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田、草原永续利用、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2000年开始,内蒙古在不同区域的7个旗县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实验,并不断将此项技术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有61个旗县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实验和示范推广,占适宜开展保护性耕作旗县的70%。实施面积超过1100万亩,惠及60多万户农牧民。累计实现增产粮食9.9亿公斤,节约生产成本8.81亿元,减少农田土壤流失2201万吨,增收节支总效益达到20.7亿元。

    签字仪式上,中国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肯定了内蒙古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上取得的成效。他说,内蒙古保护性技术推广起步早、思路清、力度大、措施得力,保护性耕作技术规模化应用面积逐年增加,实施成效明显,走在全国前列,为推动全国保护性耕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内蒙古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全区拥有耕地面积1.1亿亩,草原面积13.2亿亩,农牧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内蒙古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于清理表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加快内蒙古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进程、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据介绍,此次项目合作将以旱作农田为重点,计划建设农田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区47个,建设规模235万亩;建设草地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区5个,建设规模25万亩。通过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到2013年,内蒙古农田保护性耕作实施规模将达到2000万亩以上。 

 
 
 相关链接
· 国家下达内蒙古灌区配套资金2.3亿元 投资16项目
· 上半年内蒙古煤炭产量居全国之首 同比增27.48%
· “中医中药中国行—蒙医蒙药内蒙古行”活动举办
· 内蒙古主要经济指标能够或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
· 内蒙古中西部部分地区出现5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