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专门为学校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06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记者 吴晶)根据江南平台入口 的部署和要求,教育部、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并于22日印发有关单位,要求各地各高校认真遵照执行。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方案首先明确其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以及各部门举办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等。并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能分工作出明文规定,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联防联控工作格局。

    方案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了“未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出现校内感染病例”等”三种情况的划分。在针对“出现校内感染病例”的学校,又根据疫情出现的特点详细划分了三类情况:第一类是在学校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第二类是在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两至三个班级,14天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校内感染病例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第三类是在14天内,在同一学校不同年级或同一年级三个班级以上,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方案对每一种学校疫情发生的情况都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说:“一旦出现问题,人们根据方案就能知道应采取哪些措施,采取措施的原则,具体采取多大范围,这就保证了防控工作更加科学有序。”

    方案明确,未发现疫情的学校要制订预案、工作方案,组织有关人员参加防控技术培训和演练,加强防疫物资准备,积极普及防控知识,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落实晨检制度以及建立信息沟通和预警机制等。

    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的学校,除采取所有防范措施外,还需采取以控制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及时发现输入病例,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严防疫情传播。在政府许可下,出现病例的托幼机构可停课7天(或7天以上)。中小学校和高校可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

    校内出现感染病例的学校,可经当地政府许可后采取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在宣布执行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前,必须由有关部门组织调查,核实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当停课、放假时间超过7天,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评估。达到复课条件的,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请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批准后执行。停课期间,如有新病例发生,可适当延长停课时间。

    “方案对疫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细分,避免‘一刀切’的防控措施,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力争用最小的社会成本控制疫情,体现了公共卫生的控制原则。”曾光说。

 
 
 相关链接
· 两部门印发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
· 伊朗卫生部确认境内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 图表:我国首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下线
· 东莞加强防控 首批6名确诊患甲型H1N1流感的学生有望出院
· 菲律宾卫生部宣布出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
· 食品药品监管局: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械监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