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5月26日电(记者 孙洪磊)记者从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2009年中央新增资金水利重点项目--天津市蓄滞洪区年度安全建设工程于日前开工建设,计划投资2571万元,修建18条撤离路。该工程将于主汛期前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可保证3.86万群众及时安全转移。
据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介绍,蓄滞洪区在防汛抗洪工作中起着削峰缓洪、延长下泄时间、减轻下游灾害的重要作用。目前天津市共有蓄滞洪区13处,设计蓄滞洪水量55.47亿立方米,设计蓄滞洪水位下淹没面积2952.25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4,共涉及9个区县,113.4万人。1989年,天津市开始进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截至2008年年底,累计投资3.06亿元,建成避水房15.4万平方米,避水楼2万平方米,避水台3.3万平方米,撤离路462公里,能够解决36万人的安全避险和转移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蓄滞洪区能够安全启用,最大限度减少启用损失,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海河流域上游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和各水系河道行洪能力,今年天津市争取到中央增量资金857万元,落实市级、区县级配套资金1714万元,共计投资2571万元,加大青甸洼、大黄铺洼等6个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力度。本次建设计划新建撤离道路18条,总长32.4公里。
截至目前,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各施工中标单位已全部进场施工,确保工程在主汛期到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