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5月22日电(记者岳德亮)“1吨二氧化硫2万元”。近日,19家杭州企业的代表在杭州产权交易所新搭建的电子交易平台上竞拍企业的排污指标。而这一被称为排污权交易的制度要在浙江省全面推进。
浙江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指出,全省要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全面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并在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和钱塘江流域开展化学需氧量交易试点,在全省省市县三级重点排污单位开展二氧化硫交易试点。
排放污染物,可以通过购买获得指标,这就是排污权交易制度。2007年11月,浙江省嘉兴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排污权交易,新建项目所需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COD和二氧化硫,必须是从老企业通过减排工程削减下来的。2008年,嘉兴市又率先挂牌成立了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全年市、县(市区)两级共实现排污权交易额达1.19亿元。
浙江省社科院的有关专家表示,这项政策的出炉主要基于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污染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流域污染问题突出,有的河段水质甚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太湖流域发生的蓝藻等事件等,更是敲响生态警钟。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也给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2003年,浙江省的废水排放总量达27.03亿吨,比1990年增长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