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4月29日电(记者 沈翀、皮曙初)自去年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方案获批以来,圈内各市逐步开始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
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武汉市发挥其在城市圈中的龙头作用,积极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推进“六湖连通”和“大东湖”生态水网修复工程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建设,实施“清水入湖”工程,对62个排污口进行了截污,开展种养业生态环境检测和治理,全面取缔全市珍珠养殖。
紧邻武汉的“百湖之市”鄂州市也建立起水生态修复机制,开展大水网改造,对洋澜湖、花马湖、三山湖水网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大梁子湖生态屏障建设。
为确保城市圈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顺利实施,在产业发展上,武汉城市圈全面开展清洁生产试点。目前,圈内各市每年按照制定的清洁生产审核计划,根据《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实施指南》的要求,认真组织重点企业的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工作。
与此同时,湖北省环保局正在筹划设立武汉城市圈圈域环保督查中心,建立和完善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指标体系。
此前,武汉城市圈已启动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改革试点,3月18日,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排污权交易正式启动。3月27日,武汉成立华中地区第一家环境资源交易机构——湖北环境资源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