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联:政府主导的,多部门合作反对家庭暴力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新华社长沙4月20日电(记者 李菲)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甄砚20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中澳合作国家级反对家庭暴力培训研讨班上指出,中国政府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写入国家法律和地方专门立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标体系,出台了国家七部委联合规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的,有关职能部门、司法机关、妇联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部门合作反对家庭暴力的工作机制。
在研讨班开幕仪式上,甄砚介绍了我国法院关注和参与反对家庭暴力的部分举措,一些地方的基层法院创建了反家暴合议庭或维权法庭,在审理相关案件时较好地纳入了社会性别视角,依法制裁了家庭暴力行为。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中国应用法学所编发《审理指南》的形式,指导各级法院进一步理解家庭暴力的性质和特点,在审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时加强对受害人的保护,使司法救济真正成为保障家庭暴力受害人权益的最后屏障,生动地体现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宗旨。
此外,甄砚总结了多年来全国妇联在推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所做的四方面工作:
——推动反家暴立法和政策出台,促进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写入国家和地方立法,并组织专家起草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建议稿,推动人大、政协开展反家暴调研。
——推动建立反家暴机构和制度,联合有关部门建立了家庭暴力报警/投诉、伤残鉴定、受害妇女救助庇护、法律援助、司法保护等反家暴干预机制,开展了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等一批以防治家庭暴力为重要任务的群众性活动。
——强化维权服务,通过覆盖全国的维权热线“12338”、一万多个妇女法律帮助机构,为受害妇女直接提供法律、心理等帮助,解决她们的实际问题。
——加强针对全社会尤其是公职人员增强反家暴责任意识和能力的宣传培训。
全国妇联:要进一步加大涉及家庭暴力案件查处力度
新华社长沙4月20日电(记者 李菲)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甄砚20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的中澳合作国家级反对家庭暴力培训研讨班开幕仪式上指出,要进一步联合立法、执法和司法等部门,共同开展针对家庭暴力的调查研究,加大涉及家庭暴力案件的查处力度。
甄砚指出,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家庭暴力不仅伤害妇女身心健康,侵犯和践踏妇女人格尊严、生命健康、人身自由等权利,还将使社会、家庭和个人付出巨大的社会经济代价,并破坏妇女对发展、和平和安全做出的贡献。
“全国妇联权益部资料显示,家庭暴力已成为我国妇女权益中的突出问题,投诉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每年的群众投诉约5万件,占全国妇联系统信访量的十分之一。”针对此,甄砚要求,妇联组织要进一步开展宣传倡导,着力推进面向妇女儿童、面向公职人员的培训教育,推进基层“平安家庭”示范点创建;进一步强化妇联维权服务,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法律、心理帮助和社会支持;进一步健全与有关部门的互动联系机制、危机干预和转介机制,发挥妇联干部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的作用,配合法院做好家庭暴力案件的调查取证,协助做好受害妇女的社会救助。
据了解,此次研讨班由全国妇联、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主办,会期4天。旨在总结交流妇联组织与法院系统合作反家暴工作经验,探讨妇联与法院协调联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合作机制和工作模式,推进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在基层法院的试行工作。
来自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权益部和法院系统的近150名代表参加了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