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吴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2日在此间举行的第四届全民教育国际论坛暨全球监测报告研讨会上说,中国正在通过改革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教育投入等方式,积极推进全民教育均衡发展。
据她介绍,2004年以来,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了西部农村地区78%的农村中小学校,使1亿学生受益。此外,还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及保证进城务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免费就读的计划。为此,中国政府每年增加投入六百亿人民币。
2005年底,中国江南平台入口
决定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这就避免了由于经费地方化可能带来的不公平。”陈小娅说。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说,中国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增至10%左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教育处主任毕斯塔表示中国的努力举世瞩目,愿与中国携手,继续推进国际社会的扫盲事业。
根据2003年至2004年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说,世界上现有8.6亿成人文盲,有1亿多儿童失学,实现人类的普遍识字还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文盲的数量从1990年到2000年间下降了22%,预计到2015年将进一步下降43%左右。
据悉,到2007年,中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