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2月27日电(记者 徐旭忠)近年来,我国以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积极推进群众体育工作,不断拓展群众体育工作的领域和范围,有力促进了群众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大大增强,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共享体育发展成果。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27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作出了上述表示。
刘鹏说,在北京奥运会筹备和举办过程中,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认真分析形势和任务,迅速找准发展定位,鲜明地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工作思路。几年来,全国广大群体工作者紧紧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主题,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收获了丰硕成果。
在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各级体育部门、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协、其他社会体育团体和各部门、各单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广泛组织开展了贴近群众、有影响、有规模、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直接参加活动的群众达数十亿人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参与热情和科学健身意识。
同时,形式多样、遍及城乡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方面,各级政府加大了体育场馆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到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中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筹备奥运会过程中,我国适时推出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项目,并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将惠及9亿农民。
刘鹏介绍说,在全力推进各项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同时,将有效整合利用现有体育场地资源。针对群众体育健身设施不足与现有设施利用率不高并存的矛盾,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加大体育系统的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力度,并积极主动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群众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扎实推进,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管理进一步规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俱乐部等新型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建设更加完善,成为新时期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骨干队伍。
刘鹏表示,群众体育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经江南平台入口
批准,将每年的8月8日设立为全国的“全民健身日”。同时,《全民健身条例》也已列入江南平台入口
2009年立法计划,有望在年内颁布实施。
中国将积极探索建立全民健身长效机制
新华社重庆2月27日电(记者徐旭忠)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27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上表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群众体育制度法规建设,提高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全民健身长效机制。
刘鹏说,近年来,以全民健身工程为标志的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面向公众的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体育场地设施人均拥有量较低、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及现有场地利用率低等现象十分突出,成为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广泛开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各级政府应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进一步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刘鹏表示,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制度法规建设,努力提高群众体育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尽快启动并研究制定新周期全民健身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有的已明显不适应群体发展实际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级体育部门也要认真梳理现有的制度法规,及时废除那些过时的制度和规定,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促进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法规制度体系。
他认为,要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应注重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努力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各地要抓住北京奥运会对提升人民群众体育参与热情和体育健身意识的良好机遇,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并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鹏指出,建立全民健身的长效机制,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各级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团体在促进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