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9日电(记者 刘军)内蒙古自治区在应对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今年工业经济发展时提出,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增强发展信心,促进结构调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增速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初步统计显示,2008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400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8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30%,单位GDP能耗下降5%。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2009年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0亿元,单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
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中心任务及上述目标,内蒙古成立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协调解决工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2项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狠抓停产半停产企业的恢复生产、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支持、取消煤炭销售票等地方性政策并放开煤炭交易市场、着力解决PVC企业原料成本问题、对大型装备制造业和耗能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适当配置煤炭资源以鼓励进行产业升级、支持骨干企业合理收储有色金属产品等。
在支持停产半停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方面,内蒙古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企业"区别对待":凡属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要通过继续落实优惠政策、延长产业链条、开拓市场,启动恢复生产;凡属自身能力出现缺失、无力发展的企业,要加快企业改组、增强发展能力;凡属于不符合产业政策或没有竞争力的项目,在保障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退出市场。通过努力,争取在今年二季度全区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过半。
为降低企业成本、缓解"窝电"问题,内蒙古自2008年11月开始实施临时性电价多边交易政策。此次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中进一步明确,在临时性政策结束后,总结经验,建立完善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实施方案,继续在大企业和耗电较大的行业,实施供求协商、电网合理收取过网费的办法,支持相关企业、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