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别让乱涨价搅了群众过春节的好心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01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1月29日电(记者张涛)春节期间,记者在河北一些城乡采访发现,趁节日宰客、乱涨价现象有所抬头,特别是在城乡接合部,有的地方出租车不打表、“一口价”,有的县城超市联手将蔬菜价格提高一倍,成为喜庆节日气氛中的不和谐“音符”。价格主管部门与消费者应合力予以打击,让广大群众过一个和谐、欢乐的春节。

    节日期间,粮、油、肉、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交易量成倍增长,人们出行次数明显增多,民生消费价格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一些地方和行业每逢春节涨价几乎已成为一个“习惯”,百姓已见怪不怪。商家涨价的理由很简单:在别人都欢度春节的时候,他们牺牲与家人团圆的时间,依然辛苦地坚守岗位,商品理应卖“高价”。

    这样的“理由”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商家应该琢磨如何靠薄利多销来多挣钱,而不是变着法儿地从百姓手里“挣黑钱”。而不明码标价、甚至相互串通哄抬价格等行为,更是严重违反价格法和市场经济规则。

    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在购买商品的人群中有很多低收入群体,他们平时省吃俭用攒些钱,政府部门节前也给他们发放适当补贴,为的就是让困难群体在过年时能吃点好的、用点好的,过一个温暖的春节。可是,飞涨起来的物价又将让他们手中的钱“变薄”“缩水”,使购买力非但不能提高,反而因此而可能降低。

    营造良好的节日消费秩序,经营者不仅应按照规定明码标价,自律防止相互串通哄抬价格,还应当诚实守信,不得短斤缺两、以次充好,向消费者提供的节日商品要质价相符,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内容及标价方式误导消费者。

    进一步规范节日价格秩序,消费者也要主动拿起举报投诉电话维护自己的权益。价格主管部门应履行好职责,春节期间增派人手,加强市场巡查,广泛宣传价格政策法规,督促、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同时,对趁节日乱涨价行为从严从重予以处罚,决不手软。

 
 
 相关链接
· 新华时评:各级党政机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
· 新华时评:“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言论纯属误导
· 新华时评:五谷丰登笑开颜 开怀欢乐中国年
· 新华时评:千方百计提升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竞争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