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月18日电(记者高路、刘济美)18日,在我国商用飞机发动机项目公司成立仪式上,新任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建说,为了早日给国产大飞机提供“中国心”,将从六个方面着手,加快我国商用飞机发动机的研发工作。
这六个方面包括:一是在上海建立负责项目总体设计的研发中心;二是与国外具有飞机发动机研制能力的制造商开展技术领域、产品领域的合作,与国际合作者组建跨国项目研发团队;三是同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组建基础技术研究中心;四是在行业内外建立发动机单元体的设计制造“优异中心”(COE);五是聘请国内外专业机构开展技术和商业咨询支持;六是向全球招聘有志于航空发动机研发事业的专家加盟。
2007年2月,江南平台入口
常务会议批准了大型飞机及发动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新成立的这家发动机项目公司,旨在为我国大飞机项目提供国产发动机。
此前,大飞机项目公司负责人表示,“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我国飞机将要突破并掌握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总装制造、发动机、原材料、机载设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20年后“国字号”大飞机有望装入“中国心”飞上蓝天
新华社上海1月18日电(记者高路、刘济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刘大响18日说,我国有望用20年左右的时间,让装有“中国心”的“国字号”大飞机飞上蓝天。
刘大响是在我国商用飞机发动机项目公司——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新闻发布会上作此表示的。这位我国著名航空动力专家说,我国国产大飞机装上“中国心”飞天,大致将分两步实施:一是国产大飞机购买国外成熟发动机实现首飞、开展试验,国产发动机同步进行研制;二是在适当时机换上我国自主研制的发动机。新任项目公司总经理张建表示,通过这两步,公司将“争取让国产发动机和国产大飞机同步飞上蓝天”。
刘大响介绍说,根据国外研制飞机发动机的经验,发动机的研制将分为两步骤:一是研制出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从而具备能够派生发展出一系列型号飞机发动机的技术基础;二是研制出“验证机”。“验证机”是针对具体机型进行技术验证的发动机,其研制具体有三个环节:一是完成发动机关键技术和部件的验证,要6至7年的时间;二是高低压涡轮风扇的匹配性试验;三是配装与飞机相匹配的相关系统,进行适应性试验。这三个环节将交叉并行。
据了解,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已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也已找到未来解决问题的路径,在掌握自主研发能力后,未来将实现系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