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月15日电(记者 郭奔胜) 刚刚闭幕的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这个重要论述清楚地表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从腐败问题最容易发生、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领域和环节抓起,抓出新成效。
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极其重视反腐败斗争,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着力推出一批改革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反腐败治根本抓源头工作呈现出扎实有序、稳步推进的良好势头,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满意度得到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时期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需要在新成效上下功夫。
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体现在维护法律权威上。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基础,但在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国企改制等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却徇私枉法,随意决策,图谋私利,结果导致这些领域内的信访案件居高不下,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当前需要加大对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力度,对那些置法律权威和人民利益于不顾,习惯乱行政、乱作为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体现在看住公共权力上。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不折不扣用来为人民服务。然而当前一些领导干部把公共权力当作商品,进行权钱交易,一些领导干部用公共权力去为本部门、本行业、甚至本人谋利益,导致公共权力在运行中变形走样。当前需要建立一整套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体制机制,让群众真正能监督权力的运行。
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体现在管好公共财政上。公共财政必须用来为公众谋福祉,但接连发生的领导干部公款出国游玩以及追求职务奢华消费等案件表明,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树立起对公共财政的敬畏之心,相反把公款当成私款来使用,把职务消费当成个人消费来追求,出手大方,奢侈浪费,严重损害了领导干部作为公仆的形象。当前需要通过严格制度,管好公共财政每一分钱,保证公共财政真正被用到民生上。
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体现在勇于创新监管上。从一些被查处的腐败案件中不难发现,一些腐败分子都存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问题,这表明,执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对预防腐败十分必要。这项制度已经建立了一段时间,但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一些地方财产申报变成了工资申报,必须申报变成了随意申报。当前要下大力气推进这项制度的落实,通过严格的财产申报,让一些领导干部打消图谋不义之财的念头,让腐败分子的巨额财产无法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