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峡库区170多种珍稀植物已移至三峡珍稀植物园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8年12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12月22日电(记者王胜先、王金涛)记者22日从三峡库区珍稀植物保护成果暨重庆市三峡珍稀植物园建设汇报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三峡珍稀植物园共抢救性移植珍稀植物170多种、特有植物50多种,此外还有上千株古树名木。

    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投资抢救三峡水库淹没带上大批珍稀植物,并将其移植到三峡珍稀植物园。承担这一任务的重庆市三峡珍稀植物园先后组织野外考察上百次,工作人员的足迹遍及三峡库区5.5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在专家的指导下,植物园在三峡水库淹没带上,成功抢救了荷叶铁线蕨、宜昌黄杨、鄂西鼠李、巫山类芦、狭叶金粟兰、裸云香等三峡特有植物。

    三峡珍稀植物园还发现并移植了自1968年以来只有模式标本、却一直未被学界发现的植物,如城口盆距兰、川东大钟花等。三峡库区没有记录的热带植物物种,如万代兰、长叶铁线蕨、任木(任豆)等也被移植到植物园中。此外,工作人员还将野生种群基本灭绝的川柿、南川木菠萝、金佛山兰、独花兰、崖柏等植物抢救入园。

    三峡库区被称作古老植物避难所和植物区系交汇地,是世界公认的物种起源地之一。随着三峡水库蓄水,三峡珍稀植物园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濒危(特有)物种保护基地,其中1000多株蚊母树组成的蚊母园和有“活化石”之称的桫椤园,为植物研究和种群繁衍提供了活体材料。

 
 
 相关链接
· 重庆已植树造林19.56万亩为三峡库区建绿色屏障
· 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以来库区出现93处地灾险情
· 重庆加强管理确保三峡175米蓄水后公路安全畅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