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王思海)“十一”期间,北京医疗机构尽管筛查“问题奶粉”婴幼儿日渐减少,但可能会有更多外地婴幼儿来京治疗。北京市卫生局为此要求各医疗机构加强人员值班,不能放松筛查和治疗。
记者29日从北京市卫生局了解到,北京市已于28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社区医院保证特殊人群的不间断健康服务,北京市医院要加强急救值班人员,对“问题奶粉”婴幼儿的筛查和治疗也不能停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节日值班服务时间、咨询联系电话要给予公示。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说,“十一”期间,北京市103家二级以上设有儿科的医疗机构的筛查门诊全部开放,继续对食用“问题奶粉”婴幼儿实行免费筛查,对经筛查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患儿实行免费医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入户访视0岁-3岁婴幼儿家庭,对异常婴幼儿在辖区内逐级转诊筛查治疗。
邓小虹介绍,北京市常住人口中0岁到3岁常住婴幼儿有30多万人,目前已入户访视宣传、筛查登记11万多名,占到了婴幼儿总数的三分之一。据估计,再有两周的时间,到10月中旬,北京市0岁—3岁婴幼儿将能基本入户访视工作筛查将基本完成。
邓小虹说,不隶属于北京市卫生局的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武警总医院等军队、武警设有儿科的医院都已加入筛查、治疗“问题奶粉”结石婴幼儿医院中。这些增加筛查救治的医院不仅方便了患儿就近就医,也分流了患儿,缓解了北京市103家筛查诊疗医院的压力,同时使北京儿童医院等原来就诊压力很大的医院,就诊患儿人数逐步减少,实现了婴幼儿当天就诊、当日检查完毕。
截至28日中午12时,北京累计确诊患儿2722名,其中北京户籍1401 名、其他省市共1321名;累计收治104名住院患儿,其中北京户籍31名;累计出院患儿61名,现住院患儿43名,其中无病重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