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9月20日电(记者 罗博、马俊)宁夏平罗县通伏乡马场村杨丰贵老人家的麦子最近突然出现了黑斑症状,但他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急着驱车去请专家,而是赶往村信息服务站,通过网络视频向专家“问诊”。这一切都得益于宁夏率先在全国破解农村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最新的农业科技服务。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工作试点省区,宁夏建成了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辅以无线宽带的数字化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全区2362个行政村中75%通过光纤和无线宽带方式实现宽带上网。25%的行政村采取“450M数字无线接入系统+新一代卫星天线接收系统”的方式实现上网,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农村网络全覆盖。只要家里有了宽带、机顶盒和电视,农民就可以拥有种植养殖、市场供求、农业科技、电影电视等几乎囊括一切的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说,如何使农村信息服务真正做到贴近现场、贴近农民,是各地农村信息化普遍遇到的问题,宁夏按照把信息化建到农民家门口的路子,通过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多功能的信息服务站和一个信息员的方式破解了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此外,宁夏还实现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合一”,建成了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互联网电视IPTV分平台,可向全区2万个农村用户提供直播电视、时移电视、视频点播等在内的互联网视频服务;建成了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和“三农呼叫中心”,建成了2802个信息服务站,通过网络培训了10万农民。据统计,2007年以来宁夏通过信息服务站上传和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29万多条,直接或间接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收入超过3.2亿元,互联网经营已成为宁夏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宁夏信息产业办公室主任周金柱说,农村信息化建设不仅让每一个农民都成为受益者,也使得落后地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