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上海百年一遇强暴雨致中心城区150多条马路积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8年08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8月25日电(记者 李荣、高路)据上海市防汛指挥部25日16时发布的最新信息,上海25日上午受百年一遇强暴雨袭击,已造成中心城区150多条(段)马路积水,超过1.1万户民居进水,徐家汇等地一度交通严重拥堵。

    上海市主要领导深入受灾户,协助群众解决困难,并立即要求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力抢排积水,确保交通畅通。各相关区县政府都组织力量帮助家中进水的居民排除积水,确保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尽力减轻强暴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据上海市气象部门说,25日上午的这次强暴雨,全市最高的小时降雨量超过117毫米,这是上海徐家汇气象观测站130多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截至25日14时,徐汇区的田林地区和徐家汇地区分别高达162毫米和152毫米;卢湾、长宁、普陀、黄浦、浦东、闵行、崇明等地的累积雨量均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标准。目前最新的受灾统计数字显示,由于雨量过于集中,已造成全市150余条(段)马路积水10至40厘米,1.1万余户民居进水5至10厘米。

    由于雨情较为严重,致使上海交通一度受到较大影响。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局运输管理处吕高生说,25日上午,上海市区不少道路出现了积水,在降雨量较大的徐汇、卢湾、长宁、黄浦、普陀、浦东、杨浦、闸北等区域,不少街区甚至面临四面环水的情况,行人寸步难行。由于降雨出现在上午出行高峰时段之前,路面的积水影响了居民的出行。一些行人走到车道上行走,导致地面交通拥堵。

    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工作人员反映,25日上午,上海各条地铁线路运行情况正常,但地铁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站点的出入口由于积水严重而暂时关闭。上午9时许,各地铁站点启动应急预案,加装了防汛材料,抢险队也处于待命状态。

    上海长途客运总站站长张永斌说,截至25日11时,驶往上海的长途车班次大面积延误,并由此导致上海往江苏方向50余趟车班次延误。延误时间最久的班次近两个小时没有到站。张永斌说,尽管25日上海周边高速公路及国道闸口并未关闭,但道路严重积水,导致汽车行驶速度显著降低。全市一些立交桥因积水严重而临时封闭,不少“抛锚”汽车3个多小时之后还未被妥善处置。

    截至25日16时,气象台已解除了相关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号。防汛部门也解除了除长宁区之外的防汛防台风预警信号。目前,除长宁区个别地区的积水仍在全力抢排外,其余地区的积水已基本排除。

暴雨过后 上海交通秩序开始陆续恢复

    新华社上海8月25日电(记者贾远琨、高路)25日清晨,上海突遭强雷暴雨袭击,受此影响,上海航空运输、长途汽车客运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暴雨过后,上海交通秩序陆续恢复。

    东方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5日,受暴雨影响,截至17时20分,东方航空公司共有55班进出上海港航班延误,无航班取消。目前,航班秩序已经有所好转。

    记者从上海航空公司了解到,25日,受暴雨影响,上航共有30余班进出上海港的航班延误,其中延误时间最长的近3个小时。目前,航班秩序正在恢复之中,但由于出港航班因暴雨天气推迟,导致后续航班顺延,航班秩序何时恢复正常尚难确定。

    超强暴雨给上海的长途客运也造成了影响,驶往上海的长途客车大面积延误,由此导致上海开往江苏方向的50余趟班次延误。暴雨过后,随着积水逐渐排除,长途客运陆续恢复。

    记者在上海吴淞客运站了解到,25日的大暴雨天气并未影响客轮运输,开往崇明三岛、岱山、普陀山的客轮行驶正常。

上海在百年一遇暴雨“天灾”中寻找城市薄弱环节

    新华社上海8月25日电(记者 李荣) 上海25日上午遭遇强雷暴雨,最大小时雨量创出130多年的最高记录,远超出城市排水标准。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这基本上是一场天灾,雨的确是太大了。”

    但相关管理部门未在“天灾”之前止步。25日下午,就召开会议寻找“天灾”之中暴露的城市薄弱环节,完善相关的防范体系。

    积水与退水

    据最新统计数字,在这次罕见的雷暴雨中,有150多条马路积水,有1.1万户居民家中进水。到上午10时,相当一部分积水已退,但一些地区的积水直到傍晚尚未退去。

    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张嘉毅说,遭遇百年难见的暴雨袭击,道路积水是必然的,百姓也能理解。但退水要及时,“上午积的水下午还退不了”,就需要引起重视。

    记者跟随防汛部门人员到上海徐汇区漕溪二村现场踏勘,这里积水最深时达到50厘米。积水抽排从上午就开始了,但到14时左右积水还有10多厘米。一条弄堂几乎家家户户都是湿漉漉的,居民从家里向外舀水的工具还放在门口。

    另据反映,吴中路中环线地下立交桥严重积水,不少车辆被淹熄火,引起全线交通瘫痪。直至25日傍晚,这一地段积水尚未完全排除,还有多辆汽车“瘫”在地道里。

    退水“慢”里有原因

    防汛部门从退水“慢”里找原因,找出了上海防汛排水中的三个薄弱环节:

    一是排水设施建设尚不平衡,一些地区排水能力尚不足。长宁区西部是上海此次强雷暴雨灾害中受影响程度最严重的地区,25日15时50分,上海其他区县的防汛防台风警报都已解除,唯独长宁除外。据分析,这个地区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能力较低。而且内河调蓄能力也不足,河道容量有限,一度把泵站排出的水“顶”回来了。

    二是城市管理和应急处置措施存在一些不足。目前上海是一个“大工地”,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在与排水工程的衔接上有一些疏漏,泥水渣土堵塞下水道的现象时有发生,现有泵站的能力发挥也受到一定限制。此次强降雨来得突然,让人措手不及,暴露出相关应急反应能力的欠缺。一些容易受淹地点没有配备临时水泵等应急设施。

    三是民居进水现象严重,反映出排水管理“多体制协调”尚不到位。目前居民小区之外的“大管网”由水务部门负责;居民小区内的“小管网”由房地产部门和物业公司负责,存在一些管理上的“落差”。小区积水和民居进水很容易发生在排水系统“毛细血管”的接口处。

    建设与管理并重

    据记者从上海市水务局了解到,上海正在加快提升城镇排水系统的覆盖率。在“十一五”期间,上海已作了建设与启动51个排水系统、计划投资约70亿元的计划安排,目前19个排水系统已建成发挥作用,余下排水系统正抓紧建设与改造,争取在世博会期间发挥作用。开工建设虹桥枢纽等10个新增排水系统。继续实施道路积水点改造,提高管网达标率,在过去7年投资4亿多元、改造98条路段积水点的基础上,在今后3年中计划再安排投资3亿元,实施60余条道路的积水改善工程。

    建设还要与管理并重。上海正加强排水管理及相关行业联动机制。汛期排水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防汛防台风预警信号发布后,要及时应急响应,尽力将难以避免的短时积水限制在2小时内排除。建立排水泵站和下水道的动态检修和养护制度,形成移动式排水泵、发电电源、下水道冲洗车、潜水员队伍的特种储备制度,一旦有情况即可启动相应的响应行动。深化排水、市容环卫、物业等部门的协同作业机制,及时沟通暴雨过程中马路退水情况,每场暴雨过后,要对积水原因进行会商,及时排除隐患。

 
 
 相关链接
· 广东省局部地区遭遇超强暴雨袭击 3名学生失踪
· 雷州半岛遭强暴雨袭击 2000多警力奋战抢险一线
· 江苏省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遭遇今年最强暴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