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 黎云)根据部署,抗震救灾部队将于8月13日至27日陆续组织第二、三批回撤。

8月12日,一位大妈要将一篮土特产送给官兵。当日,从地震灾区陕西省略阳县撤离的解放军驻陕某工兵团官兵,从横现河火车站启程,略阳县上千名群众自发到车站送别亲人子弟兵。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第一批回撤的抗震救灾部队于7月21日陆续归建后,留在四川灾区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8万多名官兵,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努力为灾区恢复重建作贡献,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第二、三批回撤的抗震救灾部队归建后,部分工程、陆航和医疗防疫部队3800余人,还将继续留在四川地震灾区,协助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
部队回撤归建后,将迅速恢复正常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
“再见,亲人解放军!”
——空降兵某部撤离什邡灾区侧记
新华社四川什邡8月13日电(记者 苑坚)国旗,鲜花,一面面锦旗;歌声,眼泪,一声声呼唤;再见,走好,一遍遍祝福……
8月12日,地震极重灾区什邡市的红白镇、洛水镇,空降兵部队黄继光生前所在团在这里坚持抗震救灾整整3个月后,开始撤离集结。
早上8点钟,红白镇各村的群众扶老携幼,陆续从各个村庄汇集到镇上,送别即将出发的700多名空降兵官兵。在废墟里埋了整整4天被空降兵救出的李克诚赶来了,8岁的尚代鹏坐着轮椅赶来了,与空降兵共同战斗了3个月的红白镇医生邓亚丽赶来了……

8月12日,前来送行的人向解放军挥手告别。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红白镇委副书记陈阳旭说:“这些兵娃娃了不起!人晒黑了,累瘦了,但没见哪个喊过苦。听说他们要走,群众自发赶来了两三千人,全镇大部分人都来送行了。”
五桂坪村幼儿园老师唐文秀带着6个小朋友,走了6里山路,带来了25个小朋友前一天创作的3米长的画作和小红花。
唐文秀说:“今天我们全村人都来送解放军了,是亲人解放军帮我们抢救生命和财物,帮助我们搭起了房子。在解放军的帮助下,我们幼儿园8月1日也正式复课了,让孩子们来送行,就是要让他们从小知道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驻扎在洛水镇的700多名官兵也整装待发。他们收到了300多面锦旗以及万人签名的感谢信,还有当地妇女熬夜赶制出的700多双鞋垫。
一位抱着一两岁小孩的妇女,脚上全是泥巴,她不知道走了多远的山路,将提来的一塑料袋苹果硬塞到一位战士手中,嘴里说着“收下收下”,便挤进人群不见了。

8月12日,8岁的小男孩王子潇双手高举标语牌送别解放军。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四五位老大娘抬来了一桶冒着热气的煮玉米和鸡蛋,来到一辆辆军车旁,把玉米和鸡蛋塞到官兵的手中。“你们不收下,我心里难受!”一位老大娘对官兵的推辞“发火”了。
周家桥村56岁的老人姜艺淑说:“灾区这次全靠了党中央和解放军,再多的感谢也说不完我们的感激!”
当地群众挥舞着国旗,敲起锣、打着鼓、舞起龙,举着各式各样的标语,依依不舍地一声声呼喊着“再见,再见,一路平安……”
从红白镇到洛水镇,10多公里的山路上,撤离的车队在夹道送别人群中缓缓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