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被困震中地区的42名官兵积极参与当地抗震救灾工作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王东明)12日下午在执行任务中因地震被困于汶川和理县之间的空军某部雷达团42名官兵,已于13日9时许向成都空军指挥机关报告所属人员无一伤亡,并已开始参与当地的抗震救灾工作。
5月12日下午,空军某部雷达团团长张肇荣等42名官兵在前往阿坝地区执行任务途中,因地震被困于汶川和理县之间地带,并与上级失去联系。5月13日9时许,张肇荣通过阿坝州防火应急电台向成空指挥机关报告行踪。
张肇荣13日16时许再次与上级通话,就震中情况进行了简要报告:据车速推算,官兵所困地点距汶川县城70-80公里;被困地点周边人员伤亡比较严重,但整体情况不详;所见房屋部分倒塌,公路中断,水电完全中断;通信完全瘫痪,与外界联系只能通过这个目前唯一发现的防火应急电台,而且信号很差。
在成都指挥空军抗震救灾工作的空军副司令景文春,在与张肇荣通话时要求雷达团官兵,要立即在被困地点设立前线指挥点,采取一切方法进行抗震救灾;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当地领导,直接向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报告情况;了解最需要物资,勘查适合空投地点,尽快向上级报告。
据张肇荣通话中报告,42名被困震中地区的官兵正按上级首长的指示要求,展开所在地的抗震救灾工作。
新华社快讯:空军某雷达部队的42名官兵成为第一支进入理县的部队。据官兵反映,理县人员伤亡和道路桥梁等损毁情况严重。
新华社快讯:13日全军出动直升机18架,飞行28架次,向绵阳、绵竹、彭县地区空投食品等物资12.5吨。
武警部队正全力抗震救灾 已转移疏散群众3万余人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吴杰)记者从武警总部了解到,截至13日17时,武警部队两万余名官兵参加四川地区抗震救灾活动,共搜救、挖掘、抢救伤员4130人,转移疏散群众3万余人。另外,近1万名武警官兵正在向北川县、茂县、汶川县的开进途中。
武警部队出动兵力上万人 救出受伤人员1800余名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吴杰)记者从武警部队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13日7时,武警部队已向地震灾区投入兵力13820人,救出受伤人员1800余人。

5月13日,解放军总后驻京某综合仓库官兵在装运准备发往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救灾物资。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迅速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并要求各部队做好抗震救灾中的各项物资、车辆运输和医疗救护保障等工作。 新华社发(赵建伟摄)
灾情发生后,武警总部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指挥机制。总部领导坐镇作战指挥室,通过卫星指挥网,实时了解灾区情况,对部队抢险救灾行动实施不间断指挥。武警总部紧急向有关部队下达命令、指示,要求参战部队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全力以赴参加抗震救灾,努力减少损失。武警四川、重庆总队驻川某师、四川森林总队,水电三总队,黄金三总队,交通一总队,采取多种方式,克服各种困难,迅速赶赴重灾区,全力抢救受灾群众。另有数千名武警官兵已做好赴灾区增援准备,随时奔赴救灾一线。

5月13日10时55分,从开封某机场出发奔赴汶川地震重灾区参加抢险救援工作的空降兵某部1000余名官兵率先抵达绵阳,其余官兵当日将陆续抵达。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全军和武警部队全面启动应急机制 紧急驰援灾区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灾情就是命令。四川汶川地震灾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灾区驻军和武警部队迅速组织出动,协助地方抗震救灾,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全军和武警部队立即全面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驰援抗震救灾。

这是前往灾区的空降兵某部在机动过程中(5月13日摄)。当日10时55分,从开封某机场出发奔赴汶川地震重灾区参加抢险救援工作的空降兵某部1000余名官兵率先抵达绵阳,其余官兵当日将陆续抵达。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解放军总部立即发出指示
12日下午,北京,总参谋部。
记者黎云现场报道:解放军总参谋部立即发出指示,要求成都军区、空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的重要指示,迅速组织灾区驻军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最大限度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指示要求,各部队紧急动员起来,想尽一切办法救助灾区群众;各部队领导要靠前指挥,加强与地方各部门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好灾区伤亡和道路损毁情况;驻灾区附近各部队要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随时听候命令或根据地方政府要求投入救援。
指示同时要求驻灾区各部队要密切关注余震,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5月13日,重庆消防总队的救援部队正准备开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当日7时30分,重庆市公安消防部队由200名官兵、25辆消防抢险救援车组成的应急救援队紧急开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执行救灾任务。 新华社发 陈山 摄
震中部队就地开展救援
12日15时许,四川汶川。
记者刘永华、张东坡、李国利报道:驻军和武警部队就地开展救援,成为第一批出现在救灾现场的人民子弟兵。在重庆梁平、四川成都等灾情稍轻的地方,驻军部队也在10分钟之内出动开赴受灾最重地点,投入抢险工作。
与此同时,成都军区派出的直升机到达灾区上空,将灾区最新情况传回指挥部。

5月13日晨,空军空降兵某部4500余名官兵在开封某机场登机,奔赴汶川地震重灾区参加抢险救援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多支部队4架直升机闻令而动
12日下午,成都市,成都军区指挥部。
记者刘永华报道:成都军区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军区李世明司令员、张海阳政委对抗震救灾和部队自身防护工作作出紧急部署。
军区派出由军区副司令员李作成率领的工作组,赶赴灾区一线靠前指挥,军区副司令员吕登明率有关人员在军区作战值班室直接指挥。
军区第一时间出动6000余官兵和4架直升机赶赴灾区,驻灾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军区总医院医疗分队也紧急投入抗震救灾。

5月13日,空军空降兵某部4500余名官兵在开封某机场登机,奔赴汶川地震重灾区参加抢险救援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受阻都江堰就地救援
12日傍晚,四川都江堰。
记者朱映涛、张东坡、李国利报道:成都军区救援一线指挥部沿成都至汶川公路急行军。行进到都江堰境内时,因山体滑坡道路中断转为就地开展救援。
刚刚下了小雨,风很大,路边就能看到指头宽的裂缝。工兵和重型装备陆续赶来后,立即对道路进行抢修,边修边前进。
武警四川总队从成都、马尔康方向抽调2400余名官兵迅速赶往灾区。部队因都江堰道路中断受阻后,就地紧急投入都江堰的抢险救灾中。

5月13日,解放军总后驻京某综合仓库官兵在装运准备发往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救灾物资。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迅速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并要求各部队做好抗震救灾中的各项物资、车辆运输和医疗救护保障等工作。 新华社发(赵建伟摄)
深夜徒步急行军
12日夜,四川各地。
记者张东坡、李国利,武警重庆总队新闻站副站长陈万金报道:成都军区救灾部队徒步向重灾区急行军。
武警某师600名官兵从阿坝方向赶往汶川,武警水电三总队的150名官兵携7台大型装载机前往四川德阳。
武警重庆总队100余名官兵正从重庆增援梁平。重庆天气很热,官兵们携带应急帐篷和其他救灾器具,连夜行进。救援队伍中还有卫生队的医护人员。
两架大型运输机飞赴灾区
12日夜,北京至成都。
记者王东明、黎云报道:两架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20时02分、20时15分先后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于22时35分抵达成都某军用机场。
飞机到达后,184人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近40人的国家地震灾害现场工作队乘军用卡车分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
截至发稿时,已经到达灾区的部队继续全力抢险救灾,各路救援部队仍在开进途中,参加抗震救灾的子弟兵已达上万名。
武警部队投入1.4万兵力参加抗震救灾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武警部队根据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中央军委命令,共投入1.4万兵力在受灾最为严重的北川县、安县、都江堰、汶川、茂县、什邡、绵竹、德阳、双流等十个县市,进行抗震救灾。
由于交通中断,部队开进异常困难。在汽车难以通过的路段,部队采取徒步强行军的方式,顶风冒雨,昼夜兼程,连续行军十几个小时,全力以赴向灾区开进。
截至目前,已有4000余名官兵到达灾区,近万名兵力正在全力开进,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灾区。
成都军区空军2000余名官兵投入抗震救灾
所属机场开启绿色救灾通道
新华社成都5月13日电(记者刘永华、李国利)成都军区空军2000余名官兵13日上午分别奔赴都江堰、彭州灾区,投入抗震救灾。
灾情发生后,成都军区空军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命令全区部队除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的人员外,在展开自救的同时,全部投入抗震救灾抢险。
截至目前,成都军区空军6批353人次的先遣救灾部队和6台通信车已抵达灾区,另有3000余名官兵24小时待命出征。
在相关民用机场关闭的情况下,成空所属机场立即开启绿色救灾通道,随时保障全国救灾物资顺利到达灾区,目前已完成22架次救灾专机和空运救援物资及人员运输机的起降保障任务。同时,他们还派出4架军用飞机投入空运和灾情侦察工作。
驻川武警3100多官兵携带救灾装备紧急赴灾区救灾
新华社成都5月12日电(记者张东波、李国利)武警四川总队、武警水电三总队的3100余名官兵12日夜携带救灾装备赶赴灾区。
武警四川总队开设了应急指挥所,从成都、马尔康方向抽调2400余名官兵迅速赶往灾区。部队因都江堰道路中断受阻后,就地紧急投入都江堰的抢险救灾中。
与此同时,武警某师600名官兵从阿坝方向赶往汶川,武警水电三总队的150名官兵携7台大型装载机前往四川德阳。
武警救援医疗队开赴四川地震灾区执行医疗救援任务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程莹、郑丽萍、吴杰)5月12日晚8时许,由武警总医院22名全科医护专家组成的救援医疗队,搭乘专机由北京南苑机场启程,赶往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区,执行救治伤员及卫生防疫任务。
医疗救援队队长、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说:“我们在接到救援任务后,立即启动应急方案,队员们迅速集结,22名全科医护专家, 13名男队员、9名女队员,分别来自急诊、心内科、关节四肢、脊柱外科、呼吸、检验、儿科、烧伤整形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科室,每名队员都通过了国际SOS机构严格的统一培训,获得了国际灾难救援证书,曾多次参加过国内、国际重大自然灾害救援,实战经验丰富。”
医疗队共携带20大类1000多品种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有先进的综合急救箱、手术器械箱、便携式呼吸机、检水检毒设备、检验仪器,具备全天候和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紧急救援能力。医疗队携带了海事卫星通信设备,可以进行远程会诊。
成都军区部队陆续到达灾区开展救援
新华社成都5月13日电(记者刘永华)记者13日凌晨从成都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成都军区派往灾区的各路部队陆续到达现场开展救援。
成都军区某部250人分别到达崇州隆丰镇、湔底镇开展救援。在成都市受灾最重的小鱼洞村、磁丰村也有50人的救灾小分队到达。
由于桥梁倒塌,彭州市10万群众被堵在山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接到成都市政府求援后,成都军区某工兵营火速前往现场,目前已经到达现场开始架桥。
另外,某师装甲团1320人仍在向北川县急行军。
开往汶川县的救援大部队仍被堵在都江堰一带,道路抢修工作正紧张进行。一支徒步向汶川行进的小分队仍在行军途中。
四川省组织11个军分区的15000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就地开展自救和救援。
武警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总兵力达13000余名 4600名官兵待命
新华社成都5月13日电(记者张东波、李国利)截至13日凌晨3时24分,武警部队已出动13000余名官兵急赴灾区抗震救灾。
这些官兵分别来自武警四川总队、重庆总队、某师和水电、交通、黄金、森林等警种部队。同时,正在待命的某机动师4600名官兵已做好出发准备,随时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武警驻川某师2000余名官兵三路增援灾区
新华社成都5月13日电(记者张东波、李国利)武警驻川某师出动2000名官兵增援,13日凌晨分别从3个方向急赴四川汶川等地震重灾区。
据部队长沈涛介绍,一路由600名官兵组成,因路面塌方严重,自12日晚10时多开始,一直徒步行进,记者发稿时已机动至距重灾区理县不到10公里的地方。一路由800名官兵组成,向重灾区茂县机动。另一路由600名官兵组成,分别从南充、广源、内江、阆中等地出发,在沈涛的率领下向重灾区汶川方面机动。目前,部队行进至都江堰时,因道路受阻转为就地开展救援。
800子弟兵抵达绵竹展开救援
新华社四川绵竹5月13日电(记者苑坚、刘海、叶建平)13日清晨5时40分,成都军区两支救援部队的800多名子弟兵抵达灾情严重的绵竹市,随后分赴灾区各乡镇展开救援工作。
据了解,这两支部队中的一支正在成都郊县崇州野训,他们接到命令后开赴汶川、北川和绵竹三县市。据带领这支部队的师副政委刘渠介绍,赴绵竹的官兵共计580人,已先期抵达450人,分赴绵竹市汉旺、九龙、遵道、拱星四个乡镇,主要援救仍被埋压在废墟下的学生。
同时,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他们还派出侦察小分队,到已与外界隔绝且受灾严重的清平、金花、天池三个山区乡镇了解情况。
另一支部队的360名官兵也分别到汉旺、九龙两镇抢救学生。
20架军机运兵 34000官兵陆空开进
解放军武警不断增派部队赶往灾区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黎云)记者从军队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截至13日6时30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抗震救灾的兵力已达16760人,其中军队11760人,武警5000人。13日还将计划使用20架军用飞机输送兵力至灾区。
济南、成都军区和空军的34000多人,正在采取空中、铁路和摩托化机动的方式,多路向灾区开进。其中,成都军区驻云南某集团军2824人已经于13日3时铁路起运,济南军区的1个师、2个旅正在组织铁路输送,目前第一梯队已经装载完毕,计划8时20分出发。驻湖北空降某军出动6420人,目前起降场已经准备完毕,第一架次已经于6点20分起飞。 13日空军计划动用20架伊尔—76型和运八型军用运输机,开足马力将部队空运至成都双流机场和绵阳机场。
由军队人员、武警总医院医护人员和地震救援专家共同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27人,携带12条搜救犬、两台指挥车及部分装备、药品物资,已于13日0时50分到达都江堰,在都江堰中医院和聚源镇中学两个最严重的受灾地点展开救援行动。
由于通往汶川的道路一直处于中断,依靠机械化和摩托化输送无法到达,部队连夜组织徒步开进。目前,成都军区某集团军炮兵团副参谋长带领20人侦察分队,已经徒步开进至汶川,正在了解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