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将加强少数民族科普资源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8年01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海口1月6日电(记者姚润丰、吴晶晶)建设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增强图书馆、大中小学校、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和场所的科普功能……未来几年,我国将大力加强少数民族科普资源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科学文化需求。

    这是记者从日前在海南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的。

    “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中国科协党组成员苑郑民表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总数超过1.7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2%。长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在科技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稳定。

    他介绍,从2006年开始,中国科协与财政部联合实施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将“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作为表彰对象之一,两年表彰了20支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奖补资金达1000万元。在财政部和国家民委的大力支持下,各地科协在少数民族地区已经组建了150多支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因地制宜开展了示范创建、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等独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科普工作,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苑郑民表示,今后将大力开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科普宣传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设施建设,包括固定的和适应边远地区的流动设施,如科普大篷车等;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报刊开设科普专栏、广播电视播放科普节目,为他们提供少数民族语言科普作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还将探索利用移动通讯、网络等新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来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科学素质。 

 
 
 相关链接
· 大连市举办首届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科普展
· 上海推出两条科普旅游示范线路
· 完善场馆建设培育品牌 沪率先试点科普能力建设
· 上海:16个科普教育基地2007学年列入中小学课程
· 北京:首届科普资源博览会11月30日开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