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牧民赶着“勒勒车”在内蒙古巴林右旗那达慕大会上表演蒙古族传统的游牧转场(2006年8月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随着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草原牧民逐渐由游牧走向定居,传统的毡包逐渐淡出大草原。近年来,伴随着草原旅游事业的长足发展,作为马背民族文化遗产的蒙古包得到开发,与旖旎的草原风光相辅相成,成为草原旅游的独特景观。 新华社记者张领摄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上,连绵的蒙古包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别具韵味(2007年8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领摄

内蒙古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上的一座大型毡包(2007年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领摄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蒙古汗城旅游区内,一位名叫高明远的两岁男童透过大型毡包的窗户看风景(2007年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领摄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夜色中的蒙古包(2006年8月摄)。新华社记者张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