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7月5日电(记者 马姝瑞)记者5日从安徽省阜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7月4日,淮河干流王家坝保证水位上调0.3米,目前王家坝保证水位为29.3米。
正在王家坝巡视的国家防总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近年来各项治淮工程的建设,淮河抗御洪水能力提高,保证水位的调整也正标志着防洪能力提升。
阜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熊德超介绍说,此次调整是自1953年王家坝建库以来所调整到的最高保证水位,调整前的保证水位为29.0米。一旦超过保证水位,则将视情况启用蒙洼蓄洪区。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已要求,要按照有关规定,全力做好防汛工作,确保防洪工程安全。
王家坝保证水位调整后,原设防水位26米、警戒水位27.5米仍维持不变。
安徽省防指紧急部署排涝工作
新华社合肥7月5日电(记者 蔡敏)受区域降水和上游来水影响,淮河水位近期持续上涨,特别是7月4日8时至5日4时,安徽省淮北、亳州、宿州3市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涡阳龙山降水达215毫米。针对汛情、雨情,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向沿淮、淮北地区各市防指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排涝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紧急部署当前排涝防汛工作。
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排涝防汛工作的领导,落实责任制,各级防汛责任人立即上岗到位;要加强工程调度,按照调度运用办法,尽快下泄涝水,不得人为控制;要及时组织劳力,坚决拆除沟渠堵坝等阻水设施,畅通沟渠,排除积水;要组织排涝机械,根据需要,及时开机;要加强小水库防守,确保小水库防洪安全。
通知同时要求有关市环保部门,要加强水质监测,做好水质预报预警工作。
安徽省环保部门部署措施严防汛期水污染
新华社合肥7月5日电(记者 蔡敏)连日来,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地区普降大到暴雨,为防止汛期水污染事故发生,安徽省环保局水环境保护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市加强水质监测及预报,落实环境污染应急措施,确保城镇居民饮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
安徽省环保局水办负责人介绍,从往年情况来看,汛期来临时,河流上游的农业化肥污染物、工业污染物常常会随着大水而下,形成污水团,污染下游水质,严重时会造成污染事故。
安徽省环保局通知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根据当地水情,在重要河段增设临时监测断面,尤其要密切关注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省界市界出入境和敏感河段的监测断面,对重点断面及重要入河排污口,实行加密监测。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域内污染源排查,必要时,限制直至停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
加强对辖区内重点污染企业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增加检查频次;对关闭和停产企业加大随机回访频次,切实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督促易发生污染物泄漏的企业制定严密的污染应急预案,各市也要制订重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对环境突发事件做到上报信息及时准确、控制排险措施有效,最大限度减少因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
据了解,根据目前对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暴雨还未对安徽省居民饮用水安全造成影响。
淮河防汛形势严峻 全国防汛进入关键时期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 姚润丰、蔡敏)记者5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受近日持续降雨影响,7月5日12时,淮河干流王家坝水位涨至28.25米,超过警戒水位0.75米,下游洪泽湖蒋坝水位涨至12.78米,超过警戒水位0.28米,目前淮河干流各站水位仍在上涨,防汛形势非常严峻。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介绍,预计7月9日以前,淮河流域仍将维持较强降雨过程,预计王家坝洪峰水位将超过29.0米,逼近29.3米的蒙洼蓄洪区分洪水位。目前,各地的抗洪抢险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沿淮工程尚无大的险情发生。
针对当前淮河防汛的严峻形势,7月5日上午,国家防总召集民政部、气象局、总参作战部、武警部队及水利部等部门召开会商会,分析形势,进一步部署淮河流域的防汛抗洪工作,并向淮河防总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防指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加强预测预报、巡堤查险、抢险及工程调度,并做好蒙洼等行蓄洪区运用的各项准备工作。
据悉,为迎战淮河可能出现的更大洪水,淮河防总、安徽省、河南省及时启动防汛应急Ⅲ级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防汛一线,现场指导防汛抗洪工作。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科学调度石漫滩、宿鸭湖等水库,为下游拦洪错峰;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命令开启阜阳闸、蒙城闸等闸坝泄洪;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大了三河闸泄量,提前预泄,迎战洪水。沿淮各地加强了巡堤查险力度,目前安徽省上堤防守总人数达5371人。
另据预报,今年第三号热带风暴“桃芝”将于5日傍晚前后在广西防城港一带登陆,国家防总办公室已向珠江防总及广西、海南、广东省(区)防指发出通知,要求做好防御台风的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