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6月24日电(记者 赵叶苹)建设项目每占用一亩耕地,都要设法足额补充,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去年,海南全省补充耕地量达到14161亩,并于今年初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考核。至此,海南已连续8年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
海南为了守住耕地总量平衡这条生命线,采取严格措施,认真落实补充耕地责任制。所有建设项目占地的补充用地开发,都要由用地单位出资、国土部门实施耕地开垦,并且要“先缴款,后批地”,凡是补充耕地的开垦费用没有落实的,一律不给办理用地审批手续。资金已经落实的耕地开垦项目,由国土部门保证这些资金的投入,进行集中连片开垦,这样就提高了补充耕地的质量。
如果项目建设的地方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就易地补充耕地,这样,不但及时补充了耕地,而且为当地提供了大片可耕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在耕地开垦过程中,通过引水工程、道路工程建设,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