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孙晓胜)以“节能减排,科学发展”为主题的“2007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10日在京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出席了开幕式。
为期4天的“2007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展会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江南平台入口
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实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展会重点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展示国家和北京市节能减排工作的阶段性成果、目标和措施;推广国内外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产品,普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知识,促进“十一五”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实现。
据介绍,此次展会展陈面积达到16000平方米,参展企业共286家。展览范围包括政府展区、国际展区,以及节能、节水等共12个展区82个种类,基本涵盖了节能环保行业的各个领域。中国节能节水环保认证产品也在展会集中亮相。
据展会主办方介绍,这次展览还引进了德国莱比锡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美国节能联盟等国外合作机构,加强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展会标准进行展会的策划、设计和组织,引进国外知名的大企业参展。展会共有来自海外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33家知名公司企业参展。美国通用电气(GE)、美国霍尼韦尔、德国欧司朗、日本松下集团、爱普生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也将在展览会上集中展示。
在展会期间,还将组织“节能环保新技术、新机制”“绿色奥运与城市环境建设”两场论坛。介绍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结构调整政策,2007年北京发展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并就北京市奥运期间的大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建筑节能、城市景观建设、工业节能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北京:节能减排成为政府市民共同的追求和行动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孙晓胜)用废弃包装袋压制而成的篱笆,掺杂了粉煤灰的墙体……占地300多平方米的节能环保型“农民生态院”在“2007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上刚一露面,就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好奇的目光。许多京郊农民希望能够早日拥有一个自己的节能型农家小院。
在北京,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已经成为政府和广大市民共同追求的目标和自觉的行动。
记者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政府机关带头节能降耗,对54家政府机构实施节能诊断,选定10家政府机构作为节能改造试点单位。目前,北京市政府机构节能已扩大到全市18个区县政府机关。2006年,北京市政府机关实现了节能8%的目标。今年,北京将全面完成54家政府机构计量改造,制定政府机构节能指导意见,逐步开展办公楼围护结构、空调、采暖、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办公区域逐步推行绿色照明。
从源头上控制能耗增长,是节能的关键。北京市2007年开始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对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及其他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新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新建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化对建设工程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监督。
而对众多北京老百姓而言,使用清洁能源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选择。
据介绍,2006年北京市500多个村庄和60多条乡村公路用上了太阳能路灯照明,建成或在建的大中型沼气集中工程达38万个、秸秆气化集中供暖工程51个,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炊事、采暖炉近2万台,有10万户农民用上清洁能源。
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村”的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留民营村,建起了一套以沼气为中心的农业循环系统。鸡、奶牛、生猪等动物粪便为沼气生产提供原料,每天产出300立方米沼气满足全村251户的需要,同时产生的沼渣、沼液为全村580亩有机蔬菜提供了有机肥。村里仅卖菜一项,年收入达千万元。
按照政府出资、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北京市绿色照明工程”3年来已推广安装180万只节能灯。目前,全市1263座二环路内公共厕所、全市2000多所中小学校已全部安装节能灯,地铁全线70座车站都已经更换了节能灯。根据监测结果推算,180万只节能灯一年可节约用电3900万千瓦时,节约电费280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38700吨,二氧化硫1164吨,氮氧化物17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