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魏武、白瀛)记者从14日在北京开幕的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上获悉,目前,中国期刊“走出去”的模式主要包括四大类型。
一是学术类期刊。目前中国有200多种用英文出版的各类学术期刊,这些期刊一般学术水平比较高,虽然发行量不大,但可以排除阅读障碍,直接进入国外的学术机构,为中国学术研究成果走向世界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是大众类期刊。这类期刊主要用中文出版,发行到海外华语地区,主要读者为外籍华人或到国外留学、定居的中国人。其中《读者》《女友》《东方娃娃》等创办了海外版,《咬文嚼字》的合订本在新加坡已发行近二十万册。
三是侨刊乡讯类期刊。这类期刊目前有500种左右,主要在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其他省区也有零星分布。侨刊乡讯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为海外游子提供家乡各种信息的重要传统媒体,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特别是向海外华侨传播特定的信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是外宣类期刊。这类期刊多是我国外宣部门用专门的外宣经费办的,其中有用中文出版的,更多的是用各国文字出版。目前,外宣类期刊总数近百种。
素有“期刊界的奥运会”之称的世界期刊大会是国际期刊联盟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球期刊行业大会。本届大会主题是“杂志丰富你的世界”,是我国期刊界首次举办大规模国际盛会。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期刊界的约600名代表,以及约400名国内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