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吃菜不再难 增收渠道宽 科技进步造福西藏农牧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7年01月05日   来源:人民日报

    穿过寒冷的拉萨街头,步入热气腾腾的娘热路蔬菜批发市场,满目皆是鲜嫩的蔬菜。“拉萨市场冬季供应的蔬菜品种有40多个,大多是本地产的大棚蔬菜,就连茄子、黄瓜、韭菜、蒜薹这些反季节蔬菜也不再从内地进货,价格也不高。”摊主巴桑介绍说。

    拉萨居民吃上本地产的蔬菜,得益于农牧业科技进步。据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统计,农牧区科学技术普及率已达50%以上,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1%。

    时光倒退几年,西藏的蔬菜依赖区外供应,菜比肉还贵。为解决“吃菜难”,西藏成立自治区农业试验场和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开展选育良种、繁殖试验示范,并引进塑料大棚、高效日光温室等技术和设施,推广地膜覆盖、大棚套小棚等配套技术。如今在西藏,黄瓜、辣椒、西红柿等喜温蔬菜能做到全年生产、四季供应,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主要蔬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也逐渐被群众掌握。

    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西藏大力推广作物栽培、高效养殖、农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先进适用技术,同时不断加大高原特色农畜产品自主创新力度。近年来,全区培育青稞、油菜等农作物新品种11个。

    在科技的支撑下,西藏特色农牧业初具规模,农牧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全自治区目前有数万农民从事蔬菜瓜果种植,面积达26.6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5%,产量达47万吨。(徐锦庚 郑少忠)

 
 
 相关链接
· 我国第一款自主品牌V6发动机在南汽诞生
· 海南省纳米改性胶清胶及其复合增强项目通过验收
· 我国初步建立主要农作物转基因技术体系
· 新一代卫星通信气象数据广播试验系统升速成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