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呈现出气温升高等干旱化趋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6年06月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6月3日电(记者顾玲、卜晓明)多年观测结果表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增大的干旱化趋势。

    据青海省气象局局长常国刚介绍,经过多年观测发现,近40年来,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变化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增大的干旱化趋势。常国刚说,三江源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10年0.25摄氏度的速率上升,明显高于青海省年平均气温每10年0.22摄氏度的上升速率,增温趋势十分明显;同时年降水量以每10年2.81毫米的速率减少,而年蒸发量在以每10年5.8毫米的速率增大。

    常国刚说,三江源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大的气候干旱化趋势,直接造成了这个地区一系列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冰川退缩,湖泊水位下降,河流流量明显减少。20世纪90年代起,黄河流量明显减少,1992年至1997年,黄河共出现断流69次,特别是1997年首次在汛期出现断流,断流时间长达226天,成为黄河历史上断流最早、断流时间最长的一年。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黄河总流量的49.2%、长江总流量的25%和澜沧江总流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因而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三江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气候条件,对我国、东亚甚至北半球的大气环流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完)

 
 
 相关链接
· 青海代表:为全国人民保护好“中华水塔”三江源
· 三江源生态工程的实施使野生动物种群快速恢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