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十五”西藏加大力度促使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6年02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2月5日电(记者尕玛多吉、格桑达瓦)“十五”期间,西藏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生态环保指标都控制在计划范围内;新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保护区总面积居全国之首;加大了资源开发区的强制性保护力度,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速。

    据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局长张永泽介绍,“十五”期间,西藏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实施了长江上游三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0万公顷;开展了贡嘎机场周边生态环境建设二期工程、阿里地区狮泉河盆地第二及第三期治沙工程;实施了牧区草原建设与游牧民定居等工程;加强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解决了50余万人和500多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近1万公顷。

    西藏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四大工作载体,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全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功能区划等基础性工作,形成了《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和《西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报告》,建立了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现状数据库。将西藏的生态功能区划分为7个一级生态区、17个二级生态亚区和76个三级生态功能区,并编制了《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

    按照《西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五年间西藏新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截至2005年底,全区累计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个、地县级自然保护区23个,保护区面积达到40.8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03%,居全国之首。“十五”期间,西藏还落实资金近2亿元,实施了珠穆朗玛峰、拉鲁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

    西藏还对资源开发区加大了强制性保护力度。“十五”期间共出动近千人次,对全区矿产、旅游、藏药材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关闭了34家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破坏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矿山。自治区人民政府还作出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开采砂金矿。

    “十五”期间,西藏积极推进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和达标排放。自治区确定的15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了污染治理,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同时全区共关闭污染严重的水泥生产线9条、小钢铁厂5家、小造纸厂4家。(完)

 
 
 相关链接
· 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