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总理说句话,总理能听到。关于上学、养老、住房、看病等……你对政府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对未来5年有什么期待?
即日起至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江南电子竞技俱乐部 (www.iruorou.com)连续第四年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诚邀你参与2018“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
你的参与,让公共政策更友好。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这的农村扶贫项目是种植经济作物。采取村干部管理,定期向老百姓付土地租金的形式。但种植收入多少老百姓不清楚。而且因为管理不积极,持续时间较短,作物死亡、土地荒废,改种别的农作物也不行了。建议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透明度,让扶贫项目资金流向一目了然。
在农村设立科技信息村牌,建设农村信息网,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科技信息村牌不是传统的村牌,其上面除相应文字外,主要是印有为农民服务的各种二维码、公众号及电话。农民不一定有电脑,但手机基本具备,在此扫码其所需的各种服务全部知晓,全社会对“三农”的扶持和帮助也能展现。
农村的土地分配等方面容易存在争议,如果村、镇干部没有进行有效调控,会让事态进一步发展,有时会导致刑事案件的发生。现在提倡城乡一体化,且农村与城镇一般都很近,建议相关部门,定期对城乡结合部及农村进行巡检,及时堵住隐患。
国家现在大力普及电商,但是大部分农村离城镇较远,收入低。而现在山区装宽带的费用对于偏远的农村我觉得高了点。建议针对偏远乡村等推出更加优惠的宽带政策,造福农村。
乡村治理的核心要义在于乡村社区关系的重建和生活意义的重塑,其根本目的是构建新型的乡村社区关系,让因为受到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洗礼与冲击的原有社区关系重新融入乡村发展图景,让更多的人充分融入到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过程中。
保护开发传统村落,一个村名字也是这个村历史,农村城镇化物质生活好了,人文文化还需提高,建议加强村落文化历史活动引导建设。
总理,您好。国家对农业的支持老百姓看到了,作为山区走出来的孩子,看到了农村的变化,更忧心偏远山区农村发展,基础设施尤其是山区村镇公路建设亟待解决,因道路问题导致农产品销售滞后、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大量偏远地区耕地荒芜,
生鲜果品的销售渠道、市场信息等,一直让农户头疼。由于种植量越来越多,果品良莠不齐,质量控制也成了难题。此外,生鲜果品电商的管理和销售也比较混乱。希望政府能增强对生鲜农产品市场环节的指导和管理,和农户一起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
我是一名农民,现在我很担忧农村的发展和出路,随着农民进城打工、陪读,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有的村人口减少一半,甚至更多,很多房屋闲置、废弃。剩下的都是老人,农村也没有了生气。我很担心,美丽乡村淡淡乡愁也随之远去,振兴美丽乡村,留住乡愁,应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修好农村道路,建设宜居环境。
希望镇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农副产品产供销免费信息查询平台,帮助从业人员及时了解市场,减少农副产品因滯销给农民造成的损失,以及资源、人力、财力的浪费。
每年都有报道偏远山区农产品丰收了,然而由于没有好的销路和合适的价格最后烂到田间地头。我建议精准扶贫工作把这个问题切实解决好,把此项工作落实好,就是扶贫的一大功劳。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农业的根本出路主要还是科技兴农,我认为农业生产必须培养出有闯劲、有理想并扎实热爱农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很多走过场摆花架子的“培训”使农民过目即忘,不但没起到作用还浪费钱财,希望政府因人而教,以点带面,使农村良莠不齐的农科素质全面提高。
农村千差万别,政策上一刀切很难适应。建议对农村重新梳理,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农村进行功能定位,有针对性给予发展思路,动态管理。1,以专家团队划分几种类型农村;2,深入不同类型农村征求意见,建立多种可执行的政策库供选择;
在新型农民的培养上,党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成农村改革发展的主心骨,培育惜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鼓励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引导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一大批新型农民将脱颖而出。
农村经济社会要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我是一名来自辽西北的农民,我最为关心的就是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工创业就业、农村畜牧养殖这些方面的问题。未来我们农民的合作医疗将有哪些变化,政府能不能再多拿出一部分钱来补助给农民;农村低保户、困难户及优抚对象是不是可以尝试政府全额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