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20日起,吉林省境内白城、松原、长春、吉林、四平、辽源等地先后出现极低能见度雾霾,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全省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迅速行动,妥善应对,坚决防止发生有影响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大规模交通拥堵,最大限度保障恶劣天气条件下道路通行安全。截至10月22日14时,全省共出动警力5100余人次、警车1500余台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1379起,未发生大范围的交通拥堵事件。
一是迅速启动应急管理预案。省交警总队提前谋划第四季度雨雪雾频发季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各地切实强化与气象、交通等部门和媒体的联动协作力度,提早做好应急预案、警力调度和物资准备。10月20日发生大范围大雾恶劣天气后,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迅速启动恶劣天气道路交通管控应急预案,领导干部带队上路执勤,现场指挥调度,对国、省道及辖区的重要路段加强巡逻,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对超速行驶、强超强会、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纠罚并重,形成严管态势。大安市立即调拨巡警警力支援交警部门担负夜间疏导交通任务,严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二是及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各地对恶劣天气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路段,设置警示标志,指定专人指挥疏导,严防事故发生,全力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高速公路支队加强与高管部门协作,对采取临时封闭措施的路段提前做好分流、导流预案,防止发生交通堵塞。舒兰等县市利用GPS加大公路中队警车上路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应对恶劣天气的交管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各市、县进一步加强区域警务协作,定时通报交通流量信息,实行联勤联动,联合疏导交通。省际道路沿线相关交警部门加强与辽黑两省相邻交警部门联动,形成整体联动、迅速响应机制,确保三省间有力协调,有效采取道路管制措施。
三是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控。各地进一步加强一、二、三级卡点警力,充分依托卡点严查重点车辆,持续加大对“三超一疲劳”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路面巡查力度,重点提示施工单位加强施工路段现场和工程车辆安全管理。对弯道、坡道、桥梁、隧道以及事故多发路段,采取临时限速、警车引导等措施,确保车辆安全通过。接报交通事故后,做到快速出警、快速施救、快速勘查、快速拖移事故车辆、快速恢复交通,把对道路通行的影响降到最低。雾霾发生后,吉林省高速公路陆续采取封闭措施,21日晚全省高速公路全部关闭。22日早各高速站口陆续开通,至22日11时各高速站口已经全部开通。
四是强化信息发布及安全提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优势作用,各地交警与交通广播电台进行实时连线,滚动播报路况信息,提示路面驾车人员控制车速、安全驾驶,及时通报车辆滞留信息和高速公路封闭信息,方便群众出行。各地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平台,编制发送交通安全提示短信,提醒广大群众及驾驶员注意安全出行。启动全部路面LED显示屏,提示恶劣天气最高限速,提示保持安全车距。所有巡逻警车全部开启警示灯,在重点道路、重点路段、事故易发区提示过往车辆减速慢行。全省参战交警全部穿着警用反光背心,严格按照规定设置隔离锥筒和警戒带,提高安全执法意识,切实保护好自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赵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