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视角 心的交流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演讲侧记
在举世瞩目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中,旅游交流合作能够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何种作用?这是一个自中美两国元首“庄园会晤”以来引发了两国业界广泛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10月7日上午,美丽的乔治•华盛顿大学校园迎来了一位来自中国的新朋友——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他用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讲,带给华盛顿地区业界领袖、世界旅游组织在该校 “旅游及跨国公司发展” 课程班学员以及众多该校师生一个全新的视角。
从基本态势开篇,邵琪伟首先向近200名听众介绍了近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入新世纪以来,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江南平台入口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提出了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目标;2011年,确定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今年2月,《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正式公布;10月1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实施,中国旅游业由此进入了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中美两国旅游合作也日益紧密。对旅游规模,他用一组详实的数字做出诠释——2008年,美国正式成为中国公民出境组团旅游目的地,五年来,576万人次中国游客来到美国旅游,年均增长18%。双向交流人数从2008年的256万人次发展到2012年的384万人次,年均增长超过10%。
邵琪伟说,“中美已经互为第四大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国,双方游客往来更加便利,美国推出新的签证便利化措施,增派50名领事官员来华工作,以满足中国游客赴美签证需求。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金融危机以来,顶住巨大压力,始终保持鼓励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政策没有改变。”他特别介绍,“去年,中国公民境外旅游消费达1020亿美元,对全球国际旅游消费增长贡献率超过30%,已超过美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目前,两国旅游合作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发挥旅游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有着良好的现实基础。”在简略介绍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及两国旅游交流合作态势后,邵琪伟进入了这次演讲的主题。
邵琪伟首先强调指出,旅游的“独特作用”是通过人民之间交往交流建立相互友谊,从而为大国关系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他说,国与国的关系,归根到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正所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人来往。中美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得到两国人民的理解、参与和支持。去年,中美两国旅游往来规模已达384万人次。很多到过中国的美国游客告诉我,他们看到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既发展又不平衡的真实中国,还通过旅游与中国百姓成了好朋友。不少中国游客也告诉我,他们来到美国旅游,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接触到了热情友善的美国民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民亲才能政热,旅游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 第二,作为经济产业,旅游业发展具有的综合带动作用,将为促进两国经济合作共赢注入强劲动力。邵琪伟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产业地位看,旅游业对全球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汽车制造业和银行业的贡献率,居世界第一位;从产业功能来看,旅游业与119个行业相关,综合拉动优势明显;从旅游贸易来看,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去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额1520亿美元,占中国全年服务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从产业前景来看,全球旅游在未来20年的增长将保持乐观态势,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能代表发展潮流的新兴产业和未来的朝阳产业。第三,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旅游交流将促进中美文化相互理解和交融,成为相互尊重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一方面,旅游依赖于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各国、各地区文化差异性很强,通过旅游可促进各国、各地区文化、文明之间直接交流、相互影响,使人类文明在传播过程中得以共享。中美都是世界大国,两国广博壮丽的土地、山川、河流孕育着杰出的人民和灿烂的文化。中美关系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双方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对两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最大的福音。第四,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它将在中美两国共同服务民众、促进民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邵琪伟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出国旅游为广大民众所向往。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发展的道路也有所不同,但在通过旅游促进民生改善方面,相信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要通过旅游来满足民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说到旅游促进就业,邵琪伟身后PPT上同步展示的几组数字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UNWTO的研究结果,一个旅游直接就业能够带动4.9个间接就业岗位。
——我们统计,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区可直接安置300位农民就业,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
——美国经济分析署研究,每增加65名入境游客,就能增加一个就业岗位。从2012年中国公民赴美游的数字看,至少为美国创造了上万个就业机会。
民生之外,邵琪伟还提到了两国政府对于发展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邵琪伟说,“中国政府已明确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样,去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发布《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启动美国旅游品牌宣传计划、增强签证能力、促进美国人游美国等具体实施办法,把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以重点发展。”
“在中美两国经济合作中,旅游已成为最为重要的增长极之一。”邵琪伟说,“接下去,要发挥旅游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需要我们务实合作,重点推进。”
高屋建瓴的话题,切实可行的路径,引起了听众们的极大兴趣。坐在前排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代理院长凯耶斯博士、国际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拉莫瑞斯博士频频颔首。他们身后,商学院国际旅游研究中心教师及学生代表们一直在凝神静听。
原定一个小时的演讲就要结束了,几位提问者有关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具体问题,得到了邵琪伟的频频赞许,互动环节也因此变得气氛更加活跃。
来自华盛顿市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的一位意大利籍女士问:“中国旅游法的出台,在全世界都已经广泛报道,我很好奇,在实施过程中您最看重哪些方面?”邵琪伟答,“中国旅游法是一部综合法,对旅游者、旅游管理者、旅游企业的行为都做出了规范。对这三者的利益也都做出了详尽的保护规定。法规的核心是人,旅游的核心也是人、是心与心的交流。另外,我最关注的是旅游者的安全,游客是流动的,没有安全就没有愉快的旅游。”
借回答问题之机,邵琪伟透露,“中国旅游法的英文版已经基本完成。希望意大利版的中国旅游法也能尽快出版,到时候我送你一本。”邵琪伟幽默的话语,引起会场一片会心的笑声。
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几位研究生,还就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国旅游对外营销策略等各自关心的问题向邵琪伟提出了他们的疑问。邵琪伟一一认真作答,同时对他们提出了进一步“共同研究”这些问题的邀请。
作为全美唯一使用总统名字命名的大型高等学府,乔治•华盛顿大学不仅素有“政治家的摇篮”之美称,其国际旅游研究中心在旅游目的地管理、文化遗产旅游、会奖旅游、酒店管理等领域的教育和研究也一直走在世界前沿,特别是在全球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堪称声名显赫。
演讲会当天,正在美国访问的缅甸饭店与旅游部部长吴泰昂正好坐在记者前一排。早年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他,本来是作为“杰出校友”专程赴美访问的。但他说,“我是邵琪伟先生的老朋友,今天特意赶来听他的演讲,内容非常精彩。旅游促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意义非凡。”他同时也表示,“在中美旅游合作获得一个高起点的同时,希望缅中旅游合作也能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本次演讲活动的主持人于良教授,是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旅游研究中心硕士学位管理者。“邵琪伟先生的演讲,让我和我的学生们很受启迪,”于良说,“旅游在国与国关系、尤其是在新型大国关系中的独特作用,堪称一个全新的命题。换句话说,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而言,旅游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研究。”
是的,“旅游促进经济,旅游促进友谊”这句业界常常用来说明旅游功用的老话,将从这场演讲开始,注入更为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