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多省区共同推进东北区域人影工程建设
暨区域中心运行推进
9月22日,东北区域人影工程建设暨区域中心运行推进会议在吉林长春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召开,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四省(区)发展改革委、气象局、民航吉林空管分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出席会议。
于新文代表中国气象局对国家和地方发展改革部门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气象工作表示感谢,对国家和东北区域军民航空管部门配合保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空域表示感谢,并对东北区域人影工程建设下一阶段工作提出部署要求。他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一点就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已经从地方发展战略上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在项目建设关键时期,一定要抓好机遇把东北区域人影工程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高俊才表示,辽吉黑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我国的大粮仓、大草原、大森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生态功能区,开展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推进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他提出:一要积极协调筹措资金,加大地方匹配投资落实力度,保证项目实施进度;二要不断创新技术,提高作业科学水平,建立完善区域管理体制机制;三要做好区域一盘棋、全国一盘棋,打造好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模板样板,改进完善跨区域作业调度运行决策机制管理办法,以东北区域发展促进全国的大发展;四是加快推动印发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为其他区域立项建设提供依据,在建设发展中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国家空管委办公室航空管制处处长张鹏表示,希望各级空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准确把握作业设备和作业方式的变化,完善空管保障方案,积极参与作业任务的筹划,精心保障,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顺利。
在会议上,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负责人介绍了东北区域人影工程总体情况、建设进展以及下一步计划,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负责人介绍了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调度运行决策机制。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项目建设经验、问题和困难及有关建议。参会代表踊跃发言讨论,从加强地方匹配投资落实、空域协调保障、区域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一致赞同加快推进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建设管理工作。
据了解,东北人影工程是人工影响天气第一个国家级工程建设项目。2012年5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立项,预计三年完成。建设目标为建成空地结合的现代化人工影响 天气作业系统,建成区域、省、市、县四级一体化的人影决策指挥体系,建成空基、地基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自动化观测系统,建成国际先进的效果检验示范区和新装备考核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