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贵州省石漠化面积年均净减少近五万公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9月01日 09时37分   来源:贵州日报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厅获悉,经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历时一年半完成的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显示,2011年贵州省石漠化面积302.38万公顷,比2005年减少29.23万公顷,每年净减少4.87万公顷。通过综合治理,贵州省石漠化呈现逐年面积减少、程度减轻趋势。

    贵州省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石漠化是制约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严重的生态问题,2008年以前,每年还以2%至3%的速度恶性扩展。

    2008年,贵州省55个县被纳入全国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范围。2011年,贵州省78个石漠化县全部纳入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范围,石漠化治理步伐进一步加快。省发改委、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农委互相配合,积极开展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恢复,以坡耕地治理为主的基本口粮田建设,以及草食畜牧业、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工程,综合治理石漠化。

    几年来,石漠化治理工程造林309万亩,占全省总造林任务的33.3%,石漠化治理工程正成为贵州省生态建设的主导力量。在坡耕地上种植茶叶、核桃等经济树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减轻了水土流失。

    全省各地积极实施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坡改梯、配套小型水利设施等工程,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各地还大力发展沼气,积极推广省柴节煤灶,煤炭、电力、液化气、太阳能等在农村得到普遍应用,大幅降低了薪柴在农村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有效地促进了植被保护。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和实施生态移民,农村土地的人口压力减小,促进了岩溶地区生态系统恢复。

    监测结果显示,石漠化出现净减少,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林草植被恢复是石漠化好转的主要原因,贡献率占62.1%;劳动力转移、生态移民、农村产业及能源结构调整,贡献率占18.9%;农业、水利及其他工程措施占15%,其他因素占4%。

    监测特别提示,尽管贵州省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遏制,但局部恶化现象仍然存在,石漠化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本报记者 朱 邪)

 
 
 相关链接
· 中央财政拨款21亿元支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省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
· 石漠化“重灾区”贵州省集中攻坚“生态癌症”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治理石漠化 改变石山地区民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