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和农业部8月9日联合发布的农林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中获悉,7月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和黄淮等地降水频繁,二代粘虫大面积发生,致使三代粘虫虫源基数普遍较高。预计未来10天,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北部等地三代粘虫将偏重发生,部分地区将大发生,各地须密切防控。

据专家介绍,目前正值三代粘虫幼虫为害盛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段。预计未来10天,东北、华北多降雨天气,主要强降雨时段在11~12日和14~17日;多雨天气对粘虫发生发展十分有利,预计三代粘虫在东北地区大部、华北、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北部将偏重发生,其中黑龙江西南部、吉林和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天津、河北中部部分地区、山西西南部和陕西中部将大发生。
中国气象局和农业部联合提醒广大农民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虫情和天气变化,及时防控三代粘虫,保障秋粮丰收。
【科普链接】
粘虫为一种间歇性猖獗发生的杂食性害虫,危害玉米、谷子、水稻、小米、高粱、小麦等多种作物;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成为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粘虫在我国由北至南每年发生2~8代,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喜好潮湿,雨水多的年份往往大发生。成虫飞翔力强,能随气流作远距离迁飞,北方虫源系由南方迁飞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