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气温3日前将接近常年同期
气象专家建议应加快开展春耕春播
近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获悉,前期一直维持低温雨雪天气的东北地区气温上升。5月3日前平均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并继续明显回升至较常年略偏高状态,有利春耕春播工作展开。
2012年12月以来,东北地区气温持续偏低。4月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仅为3.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低值。其中,辽宁和吉林省平均气温分别为6.4℃和2.8℃,均为历史同期最低值;黑龙江省平均气温为2.3℃,为历史同期第三低值。同时,东北地区多雨雪天气,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27日,全区平均降水量达111.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8.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导致部分地区土壤过湿。低温和春涝“双碰头”对东北农区春耕备耕和适时春播造成不利影响。
不过,不利情况近期有望得到缓解。刚刚从东北地区调研归来的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侯英雨介绍说,未来10天该地区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5月3日之前平均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之后明显回升至较常年略偏高状态。气象条件有利于整地和播种。
预计东北地区中南部将陆续进入大田适宜播种期,但总体进度较常年偏晚7天至10天。辽宁中南部集中播种期为4月26日至30日;辽宁北部、吉林大部、黑龙江西南部为5月1日至5日;黑龙江大部和吉林中部偏东地区为5月6日至10日。
侯英雨建议东北地区加快大田整地,集中播种。各地利用温度适宜时段,根据土壤湿度条件,按岗地、平地、洼地顺序整地,因地制宜尽快完成;要抓紧时间排湿散墒,力争5月上旬末完成春播任务。对于5月15日仍难以下种的地区,侯英雨建议改种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或作物,以免后期遭受低温危害。(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