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春天姗姗来迟,然而,弥漫在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心头的浓浓春意,从未消逝。
一次次扎实的调研考察,一个个新风扑面的精短会议,一条条务实的新闻报道……自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国土资源部党组率先垂范,部机关各司局、直属事业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土资源系统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效能进一步优化,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20条”规定出炉 部党组言出必诺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国土资源部党组会议和机关干部大会上引起深刻的共鸣。结合学习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大家普遍认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展示了以身作则的崇高风范,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勤政为民的宗旨意识,给全党做出了表率。
经过反复研究修改,国土资源部党组以2013年1号文件形式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部、局级干部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改进会议会风、精简公文简报、提高行政效能、强化廉洁自律、厉行勤俭节约和加强监督检查七个方面,重点针对部、局两级领导干部,明确提出了20条具体要求。
“20条”规定涉及方方面面,内容细化务实,令人耳目一新,成为新时期国土资源部机关领导干部的执政行为指南。
规定既下,言出必诺,从实打实的行动中,我们很快看到了变化:
——会风变了。会议时间更加精短,会场安排更加简朴,一些工作总结、部署类会议一律采用电视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议发言人念稿子的少了,“穿靴戴帽”的少了,时间观念、内容意识更强了。
——公文简了。公文数量被严格控制,公文质量越发精炼;机关司局、国家土地督察局一律不再办简报。
——花销省了。国土资源部机关严控公用经费支出,干部出差住宿一律安排在党政机关定点宾馆,一切公务接待活动由办公厅归口管理,公务接待用餐一律在机关食堂或内部招待所节俭安排;年底单位之间的相互走访活动和各种形式的团拜活动也都取消了。
根据各单位报的数据统计,去年12月至2013年3月与同期相比,部机关、督察局和直属单位压缩公文数量达到了153份,公务接待费用节省了86.46万元,各种茶话会和联欢会精简了2593人次,各种会议共计减少6469人次。
形式上的由奢入俭令人欣慰,而内容上的凿实功夫则更令人振奋。国土资源部党组要求,在改进调查研究工作方面,部、局级干部每人每年要确定2~3个重点调研专题,累计调研不少于60天,至少撰写2~3篇调研报告,提出2条可操作的合理化政策建议;部级干部每人每年蹲点5天左右,局级干部每人每年蹲点5~10天,以点带面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更多地深入基础弱、困难多、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和县级及以下基层单位调研,多听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提高行政效能方面,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程序,强化审批责任,提高审批效率。在强化廉洁自律方面,依法依规行使行政权力,不谋私利,不搞特权,严格遵守廉政规定“五不准”。
这些规定和要求,无形中鞭策着广大国土资源干部在执政中更加亲民、务实、自律、清廉。
风向标指引,各单位积极行动
20条规定有如风向标,引领着各单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推进作风转变中各亮高招、频现亮点。
部人力中心取消年会,做到不抽奖、不发奖、不聚餐;地调局改变每年一度的在外召开表彰会的惯例,将2012年局机关总结表彰会改在机关会议室举行,并取消抽奖环节;部信息中心取消往年团拜,年度工作总结在单位内部举行,离退休干部职工团拜从简;规划院年终总结和新春茶话会做到勤俭办会,不安排娱乐和聚餐活动;部土地整治中心采取了4项具体措施,春节期间严格谢绝地方到京拜年、取消了年底聚餐、鼓励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年终总结会和联欢会从过去的2天压缩到了1天;经研院将年度工作会由往年的一天半压缩至半天、取消了往年召开的全体职工团拜会和联欢会、取消了公款宴请和走访拜年等活动、把改进工作作风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有关内容列入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
自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部党组要求以来,部机关作风之变,有一组数据说明:
一是办文办会数量减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部机关会议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5次,下降43%,会议横幅费用减少2万多元;公文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60件,下降近40%;简报数量下降70%。
二是公务接待减少了。一季度,机关招待餐费7.1万元,相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3.9万元,降幅达到66%。特别是今年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部直属机关各单位之间,地方国土资源部门与部机关之间相互走访和宴请的现象得到遏制,各单位均取消了春节团拜和联欢活动。大家反映,这个春节过得很轻松。
三是从严从紧编制预算,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2013年,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3337.42万元,较上年减少46.08万元,无财政拨款购置公务用车计划。
四是厉行节约效果明显。一季度,部机关用油、用水、用电大幅下降;食堂厨余垃圾减少30%;燃气减少10%,每月减少300立方米。2013年部机关办公楼绿植年租金同比减少44%。
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量变中蕴藏着质变的因子。20条规定的鞭策和约束力量,最终体现在部机关干部每一天的工作作风转变中。在机关党委(纪委)、驻部纪检组监察局和经研院联合开展的对部机关司局、督察局和部直属单位落实《规定》情况的问卷调查中,一半以上的问卷调查者认为,《规定》中16项具体要求与以前相比得到了“较大转变”。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领导干部带头执行、自我从严要求”这一项。其他的“较大转变”项还包括:“不利用公款相互开展任何形式的走访、拜年、联谊、宴请等活动”、“改进会风”,“注重调研工作实效、坚持基层联系点制度、坚持轻车简从”,“提高公文简报质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不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实物”等。
这份调查问卷显示,各单位在落实《规定》中做到了态度坚定、措施有力、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群众对落实《规定》总体情况的满意度普遍较高,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达到了87.2%。
持久改进作风,任重道远
“打铁还需要自身硬”,这句不知被重复了多少遍的话,在部党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过程中,仍被反复强调。
改进作风,既应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也要有制度支撑和保障。为确保各项规定坚决落实,部党组通过加强规制促督促检查。部党组坚持定期听取汇报制,并将规定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要求部、局两级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或年度述职会上报告个人执行情况,部办公厅、人事司、机关党委(纪委)、纪检组监察局等司局和单位适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通报,作为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作风转变,怕的是“一阵风”。在《规定》执行的三个月时间里,系统内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新变化、新气象,对各所在单位落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给与了高度肯定和拥护,但同时也对《规定》持久的贯彻和执行充满了期待,对执行《规定》中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忧虑和担心。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思想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个别单位和领导干部认识还模糊,行动迟缓,抱有观望和敷衍了事的心态,认为这只是权宜之计,就是一阵风,反弹的可能性很大,对能否长期执行到位信心不足。
二是执行《规定》过于注重形式和表面。有时出现矫枉过正,为了形式而形式,反而影响了正常的业务工作。
三是部机关形式主义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机关办事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办事程序繁琐、形式重于内容,管理不够务实,过于唯上不唯实。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
四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时间依然偏少。有的干部长期趴在办公室,很少深入基层一线,不能及时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难以准确掌握国土资源管理实情,制定的文件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让基层干部无所适从。
五是廉洁自律还需要加强。少数干部仍然存在让基层帮助接待、安排游玩,借用基层公车以作私用的不良现象。
日前,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少农在部直属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党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从严要求,率先垂范,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要天南海北空发议论;要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不要坐在机关闭门造车;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做虚功、玩虚招。
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持之以恒地“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绝非易事。从昔日落实科学发展观、作风建设常态化,到今天贯彻落实中央八项新规,国土资源部作风建设的努力从未松懈。前路漫漫,任重道远,“绝不能让八项规定在落实中落空!”让我们满期怀信心,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