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表示,为灵活响应香港社会对土地需求的变化,香港特区政府决心大规模开发新地,建立充裕的“土地储备”,储备量会超出短期的土地需求,以便日后及时提取,响应需求。
当天,陈茂波主持记者会,在介绍“优化土地供应策略”第二阶段公众参与活动时说,香港特区政府采取“六管齐下”的土地供应组合,透过更改土地用途、重建、收地、填海、发展岩洞及重用前石矿场,以作充足和稳定土地供应。
陈茂波说,《施政报告》提出香港的屯门龙鼓滩、北大屿山小蚝湾与欣澳、沙田马料水和青衣西南可考虑近岸填海,香港特区政府亦将探索在中部水域兴建人工岛,和建议把钻石山、西贡和深井的一些设施迁进岩洞,现展开为期3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收集公众意见。
据了解,近岸填海和人工岛的填海总面积约2000公顷至3000公顷。至于当局建议把香港的钻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库、西贡污水处理厂及深井污水处理厂迁进岩洞,则共释放约6公顷的市区土地。
陈茂波说,香港特区政府希望尽量在减少对环境和海洋生态影响的大前提下,推展于香港维多利亚港以外填海,纳入土地供应。除填海外,发展岩洞也是土地供应的辅助来源。
当天,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韦志成也在记者会上指出,5个填海选点中会有3个在香港西部。香港特区政府会进行累计的环境和海洋生态的影响评估,特别针对中华白海豚、空气和水质影响等,再决定填海范围。
韦志成指出,当局亦会在设计近岸填海时引入生态海岸线的概念,即是在人工海岸种红树木和建立泥滩等,希望营造人工湿地。 (李焯龙、陈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