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第35个植树节。日前,记者从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获悉,我国造林绿化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01万公顷。31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139亿人次,义务植树640亿株。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表示,2012年我国完成造林面积601万公顷,其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74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45.6%,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52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造林59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54万公顷,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109万公顷。全国共有6亿人次参加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植树26亿株。我国义务植树活动呈现出了一些新气象和新特色。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创新机制,大力推行栽植树木与抚育管护、认建认养、以资代劳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尽责形式,各种形式的“纪念树”“纪念林”层出不穷。
2012年12月21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正式确立每年的3月21日为“国际森林日”,号召各国从2013年起举办纪念活动,推动植树运动,提高人们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为响应联合国的倡议,我国将在每年的3月21日,举办与森林相关的活动,以进一步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森林的发展与保护,通过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近十年来,我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400多万公顷,占全球新增总量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增加到20.36%。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全国森林覆盖率2020年达到23%,2050年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我国将努力为扭转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态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多年来,气象部门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为义务植树活动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同时,气象部门与林业部门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林业局签署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合作框架协议》《关于森林防火与气象合作的框架协议》等合作协议, 各级气象部门和林业部门也开展了内容丰富、卓有成效的合作,为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