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广西科技迈向国际合作更高层 提升科技国际化水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2月01日 10时28分   来源:广西日报

    1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外事工作会议召开,在总结最近一段时期广西科技外事工作成功经验的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思路。 

    未来10年,是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国际科技合作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广西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合作,在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成效上取得新突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积极拓展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到东盟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构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平台、举办国际技术培训班……近年来,围绕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广西积极拓展对外科技交流,通过开展学术论坛、科技交流、技术培训等,提升广西科技的国际化水平。这其中,与东盟的科技交流合作尤为引人瞩目。 

    一是,建立了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和渠道,搭建起科技成果展示交流舞台。自治区科技厅先后与越南谅山、广宁、河静、高平、清化、河江、岘港、胡志明等省市建立合作渠道,通过互访考察、学术研讨、技术培训、科技展览等形式共同推动双方在农业科技、生物医药、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在2012年,更是促成了东盟10国科技主管部门部级领导出席当年的首届中国-东盟科技部长会议及“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启动仪式。 

    二是,在境外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动广西农业科技“走出去”。2009年,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在菲律宾东达沃省建立50公顷木薯种植示范基地,提供20吨木薯良种,面向棉兰老岛地区辐射推广种植500公顷;2010年开始,广西农科院在柬埔寨干丹省、贡布省、磅同省等地建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12公顷,展示水稻优势新品种32个,累计示范面积20余公顷,示范品种产量比当地对照提高一倍以上。 

    三是,构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网络。为了及时有效地进行资源与信息共享,中、英、越3种语言版本的“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网”应势而生,拥有10个东盟特色科技数据库,注册用户达15万人。广西科技信息网络中心还先后与越南科技部国家科技信息中心、新加坡科技促进会等10家东盟国家机构达成科技信息交流及技术转移服务合作协议或意向,在东盟国家建立境外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不断拓展东盟国家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供需信息资源。 

    四是,面向东盟的国际技术培训班也在不间断开展。依托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百色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连续多年承办科技部“热带亚热带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先后有上百名来自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东盟国家以及印度、孟加拉等国家的农业官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广西及国内各省市与东盟国家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一个具有科技信息交流、国际科技会展、国际合作研发、技术转移中介、国际科技培训、成果转化应用等6大服务功能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被立项,并得到科技部1100万元专项经费的支持。 

    统计显示,“十一五”以来,广西4家国际合作基地共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和自治区本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60项,获得经费支持2574万元。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际合作基地成为广西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中坚力量。 

    破解难题实现“走出、引进”双赢 

    在此次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外事工作会议上,除了肯定成绩,与会各方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尽管近年来广西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市、各行业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发展不平衡。从合作领域看,60%以上集中在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农业、林业、医疗医药等;从研发主体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承担单位以科研院所为主,约占项目总数的55%,企业为36%,高校仅为7%;从承担项目数看,桂林市承担的项目数约占各市承担项目总数的52%。 

    另一方面,一些部门对国际科技合作工作重视不够,缺少专人负责管理,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策划构造能力较弱,对项目验收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能力不强,缺少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同时,高校、科研院所的国际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有待深入,产学研结合还需深化。 

    “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是消化吸收世界科技进步成果、提升广西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未来,国际科技合作必将成为推动广西科技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科技实力、促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和支撑。”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这也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首先,要加快国际科技合作与创新平台的建设。重点建设以协作网络平台、信息共享平台、资源对接平台和配套服务平台为重要建设内容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推动与东盟国家在特色农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重点领域展开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 

    组织指导广西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走出去”,积极参与“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支持在越南等东盟国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探索实施国际科技特派员行动;与东盟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促进广西先进适用技术在东盟国家的推广应用。 

    其次,要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力度。重点支持合作基地开展联合研究、国际培训、人才培养和信息服务,提升合作基地的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培养一批国际合作人才,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有效发挥合作基地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努力实现国际科技合作方式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转变。研究制定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适时开展新一批合作基地认定工作。 

    此外,还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广泛收集合作资源信息,建立国际科技合作预选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专家、国际科技交流渠道资源和科技外事外语人才等类工作管理数据库,为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服务。同时,强化国际科技合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选派赴国内外科技考察和参加业务培训学习等方式,培养锻炼一支能够担当广西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重任的科技外事管理人才队伍。 

 
 
 相关链接
· 广西2013年物价上行压力增大 潜在上涨因素增多
· 广西打造"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 广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 广西北海地下管道发生爆炸 掀翻80米路面
· 广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彭清华主持会议
· 广西深圳两区市推动深化合作座谈会在南宁举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