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家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唐古拉山镇的小姑娘秋央卓玛家不仅用上了电,还通过智能电网的“四网合一”技术开通了电话、网络和有线电视,一步跨进了“E”时代。当年,由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实施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为青海偏远山区的1.1万户、约5万农牧民送去了放心电。
“自从有了电,家里亮堂,心里也亮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冰箱、洗衣机、电视、电脑等现代化家电陆续进入农牧民家中。然而,受地域和配电网延伸的制约,青海省偏远地区远离电网、居住分散的无电人口,以及由于移民搬迁等因素新产生的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还亟待解决,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为了让农牧区群众用上电、用好电,省电力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快推进新一轮农牧区电网升级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2012年,投资17.29亿元新建和改造变电站37座,高低压线路4116千米,安装配电变压器832台,解决了1.1万户、4.99万名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问题;完成户表改造29.7万户,有效解决了青海省城镇居民和农牧区群众的低电压问题;结合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 3个、电气化乡镇 7个、电气化村62个。
随着电网的最大限度延伸,国家电网“你用电,我用心”供电优质服务也传递到农牧区的各个角落。95598供电服务热线开通了藏语专席,2000多个农村电费代收点让农牧民群众不出村就可以缴纳电费,高原雄鹰河卡用电服务队、金银滩红色青年供电服务队等一批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千家万户,以真诚的服务帮助农牧民群众化解用电难题。家住海晏县达玉蒙古族乡热水村藏族老阿爸扎洛生活困难,金银滩红色青年供电服务队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通过个人捐款替老人缴纳了初装费,还主动上门服务为他们家接上了电。看着家中亮堂堂的电灯,扎洛阿爸喜极而泣。(记者 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