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呼伦贝尔市调研时指出,要全力以赴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妥善安置好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进入11月份以来,内蒙古连续遭受强冷空气袭击,持续的强降雪天气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中东部地区受灾较为严重。巴特尔对灾情和受灾群众一直非常牵挂。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安排,多次研究抗灾救灾工作,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指导各地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产生活。从12月22日起,又一轮强冷空气袭击我区,受灾群众生活怎么样?能不能安全过冬?巴特尔放心不下。23日,他专程赶赴受灾较重的呼伦贝尔市调研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呼伦贝尔地区室外温度已经降到零下38度以下,巴特尔冒着刺骨严寒赶赴距海拉尔50公里以外的鄂温克旗锡尼河西苏木巴彦呼硕嘎查。他踏着厚厚的积雪,走进牧户牲畜棚圈,察看饲草料存储情况和牲畜安全越冬设施,详细了解雪灾造成的损失和应对更大灾害的准备工作。他叮嘱当地干部要全力投入抗灾救灾,千方百计帮助受灾群众搞好生产生活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做好应对更大灾害的准备,确保群众安全过冬。
在牧民巴达日呼家,巴特尔仔细了解巴达日呼的受灾情况和安全过冬生产生活物资储备情况,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巴达日呼全家表示慰问,他请各地受灾群众放心,党和政府一定会采取多种措施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巴特尔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谈,从当前抗灾救灾谈到发展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从落实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转移牧民进城谈到多途径增加农牧民收入,气氛十分热烈。他对巴彦呼硕嘎查调整畜牧业结构、建立专业合作社推行专业化分工合作等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做法表示赞许。他指出,在努力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同时,着眼长远,加强棚圈、饲草料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畜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坚持不懈地抓好草畜平衡和农牧民转移工作,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呼伦贝尔市的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