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瑞雪,捷报频传。
在全省经济各路向好的喜人局面中,作为经济血液的金融业格外给力。
无论是在稳增长的关键环节上,还是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中,无不闪现着各家金融机构雪中送炭、全力投放的大手笔。
截至10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207.2亿元,比年初增加966.3亿元,同比增长15.4%,在过去的10个月中,有7个月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全省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完善对实体经济、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紧扣调结构、稳增长的脉搏,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稀缺的金融资源怎样用在“节骨眼上”?省金融办提出积极服务于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全力贯彻落实《吉林省金融创新拓展计划》,科学把握信贷投放的总量与节奏,着重支持省内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建设。
“哪里有重点建设,银行贷款就投向哪里”。各家金融机构出手快,投放大。截至三季度末,全省重点金融机构共投向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约61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大民生和重大科技项目建设。
长春、吉林两市一体化建设,在长吉图国家战略规划中发挥着腹地支撑的重要作用。当长吉两市在产业深度融合、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面临资金饥渴的时候,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与吉林省长吉图规划实施办公室就加快推进长吉一体化建设,签署了《开发性金融备忘录》。开发银行通过提供贷款、投资、债券、租赁、证券相结合的综合金融服务,并联合其他金融机构,以组建银团等方式组织和引领社会资金,为长吉一体化建设中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主体功能区建设、国际合作等领域项目提供融资总量500亿元,分3年实施。其中,今年提供融资200亿元。
让一些优势行业感到非常“解渴”的,是全省各银行机构大力开展供应链融资产品创新,对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为一汽集团特许经销商累计核定授信总量70.6亿元,经销商总数达到242户,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民生银行长春分行以创新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累计开发中小民企客户超过120家,累计发放贷款105.5亿元,派生存款21.5亿元。
勇闯改革深水区,多措并举,农村金融普降甘霖
今年是全省农村金融改革的破冰之年。作为农业大省,省金融办一直把破解农村金融难题作为首要任务,早在年初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对产粮大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推动创新“三农”信贷产品、保险产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能力。
为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的财产效用和融资功能,有效破解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吉林在全国率先提出成立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开展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业务的思路, 并首家选定产粮大县梨树进行试点。截至三季度末,金融机构共放贷541笔,总金额达1126.4万元,极大地拓宽了农民的融资渠道,降低了农民的融资成本。
与此同时,吉林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创造性地开展金融活动。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的成立,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的小额信贷业务向县域延伸,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迅猛,农村金融市场焕发出新活力。
截至三季度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2644.6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继续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较年初新增383.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1.5%。全省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财政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余额84.5亿元,比年初增加28.7亿元,实现了省内全部县(市、区)全覆盖。
金融创新持续发力,小微企业融资春光乍现
中小微企业融资出现拐点,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大型企业贷款增速。截至三季度末,全省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3196亿元,同比增长28.2%。
今年以来,省金融办积极采取措施,出台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促进小微企业释放发展潜能和活力。
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快速增长,规模持续增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省新批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06家,其中65%设在县域。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52.2亿元,较年初新增20.2亿元。
在多年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探索中,全省各家金融机构不断开发适合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实行“信贷工厂”受理、审批、发放一条龙式流水作业,及时满足小企业客户“短频快”的融资需求。他们通过派驻小企业专职贷款审批人团队和贷后管理团队,提供一站式的流水线服务,业务处理半径大大缩短,业务办理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民生银行是国内第一家确立小微金融战略的银行,长春分行秉持“打破抵押物崇拜”的创新理念,竭力发展小微企业专属产品——商贷通,向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甘霖润大地,万物勃发时。在源源不断的金融“血液”润泽下,吉林工业经济在全国“总量和增速排位前移、占比提高”;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新世纪以来“九连增”……在奔向十八大昭示的宏伟目标开局中步履铿锵。(记者万玮 杨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