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为了实现新跨越——吉林省白山市项目建设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12月15日 09时13分   来源:吉林日报

    顶着入冬以来的第一场暴雪,我们走进了长白山腹地的白山市,在这片冰封雪盖的土地上,我们分明感觉到了涌动着的滚滚春潮——

    “要在现有经济基础和发展平台上,力争用5年时间突破‘欠发达’桎梏、实现‘爆发式’增长,迈进全省‘较发达城市’行列。”市委书记李伟在年初召开的白山市六次党代会上如是说。

    这是前进的方向,这是行动的号角,这更是向全市人民发出的总动员令。

    实现从“欠发达”向“较发达”的跨越,实现区域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就是“第一引擎”。

    资金向哪投?项目咋上?

    “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打资源牌,走特色路。”是白山人的既定思路。

    生态是白山的立市之本,打资源牌,走特色路是白山的突出特点。

    白山的矿产资源、木材资源、旅游资源、人参中草药资源、矿泉水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是他们的比较优势。就是要围绕这六大资源,谋划新的产业布局。

    市长彭永林这样对我们说:“大发展靠大项目,抓住了项目建设,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和‘关键点’。白山市‘欠发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源‘欠深度开发’。”

    他们提出要打造产业发展“三五二”的新格局,即三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矿产冶金新材料产业,要实现资源最大效益化。确定五大特色产业——矿泉水、人参、中草药、木材精深加工和特色农产品,这是他们的特色资源;两大新兴产业——一个是新材料,硅藻土、白云石、金属镁、多晶硅等,可以做出高附加值和含量的产品;再一个是物流业,包括服务流通业。以“三五二”产业为坐标,坚持“支柱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化、服务产业现代化”,努力实现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低端产品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一批牵动全局、决定未来、后劲十足的重大项目在白山松水间风生水起、铺展开来。

    白山市坐落在长白山环抱中,依山而建、因山而名、顺山而兴,与长白山融为一体,走进了白山市,就走进了长白山。长白山丰厚的景观资源、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条件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

    随着长白山机场的通航及营松高速、鹤大高速、靖抚铁路的修建,松江河镇成为航空、铁路、高速公路集聚的交通枢纽,长白山北坡、西坡、南坡近在咫尺。长白山旅游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

    集生态观光、运动休闲、养生度假、会议论坛为一体的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横空出世。历经3年苦战,北区建设率先告捷,一座可容纳30万人口的新城应运而生。据测算,度假区全部竣工,年接待游客可达360万至1000万人,形成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可直接安置就业5000人以上,由此衍生就业岗位可安排5万余人。

    一个项目成就了一个城市,这是白山发展绿色经济的深刻诠释,它将推动全省旅游产业整体跃升。

    在白山,项目决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由项目至产业,由产业裂变到“城”到“都”,这样“三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的杰作比比皆是。

    强力推进矿泉水、人参等特色产业集群化,是白山的又一力作。

    “打水牌、兴水业、吃水饭、建水都、发水财”。作为世界著名矿泉城,白山市发展矿泉水产业坚持“打品牌、控资源、上层次、扩总量”工作思路,对于高品质、高质量的矿泉水资源实现高层次开发。

    靖宇矿泉城内,几乎云集了所有国内矿泉水巨头。靖宇县坚守“门当户对”的开发理念,突出重点区域,盯准实力企业,严守“投资亿元以上和年产20万吨以上”的市场准入标准,使优质资源与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结盟,先后引进了娃哈哈、农夫山泉、康师傅、天津天士力、吉林森工集团等矿泉水开发企业,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使靖宇矿泉水产业不断跨越一个又一个历史阶段。据专家估算,白山矿泉水潜在经济价值每年可达1000亿元,到2016年,全市天然矿泉水及饮品产能达到1500万吨,中高端水产值占50%以上。

    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人参看白山。白山人参年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8%和全国的50%,出口量占全国的80%,被列入WTO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白山市责无旁贷地扛起了人参产业“二次振兴”的领军大旗。

    在抚松、靖宇、长白建设3个人参加工园区,引导大中型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深化与中国医药集团、修正药业、津村株式会社和南京同仁堂等巨头进行战略合作,打造千亿元人参产业链,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人参产业化发展模式,倾力打造“中国人参之都”。

    白山山多林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中国人参之乡、西洋参之乡、林蛙之乡、黑木耳之乡、红景天之乡、北五味子之乡、蓝莓之乡。 这样的地貌特征和特殊的资源禀赋,决定了该市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和效益农业之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高的效益。该市坚持从区域实际出发,充分依托长白山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参、蛙、菌、药、菜等优势特色产业,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明显增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逐步得到彰显。

    白山人把项目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他们大力倡导“5+2”、“白+黑”精神,从市里到基层,层层落实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以及招商引资包保责任,营造“一切围绕项目转”的工作氛围。

    在白山市琦祥纸业的院内,我们恰巧遇上了公司的工会主席王春燕,她正要去拍摄工人施工的情景。我们随她走进了新建的厂房和施工现场。这是一家以废纸为原料生产瓦楞纸的民营企业,目前正在进行“20万吨包装用纸综合扩能改造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5.2亿元。在厂区内,我们看到生产线已安装到位,热电厂已基本完工,污水处理场、变电站也已进入收尾阶段。她告诉我们,为了这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市长彭永林来这里现场办公22次,帮助企业谋划发展良策,帮助企业破解资金难题,帮助企业化解动迁危机。

    在去年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基础上,白山市制定机关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工作方案,部门公开承诺,主动贴近中心,接受社会监督,成立服务工作组,下工地、包项目、包企业,新建项目没有建成投产的决不撤回,存量企业没有达产达效的决不撒手,招商引资任务没有完成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不予评优。领导干部精力向大项目集中,扶持政策向大项目倾斜,发展环境为大项目服务。

    服务意识不断加强,目前,行政审批项目精简到了246项,建立项目直通车数据库,对重点项目实行审批时限减半和重点监控,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2天,提前办结率达到94.9%。

    大手笔带来大项目,大项目带来大发展。

    还是让数字告诉我们吧——

    今年1-8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7.6亿元,增长3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中:新建、续建项目投资24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0.2%。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400亿元。

    全市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23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69亿元,同比增长18.6%。

    彭永林在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开业晚宴祝酒时充满激情地说:“广袤白山,千里冰封,瑞雪蕴春,绿江丰懿,层林尽染。龙兴圣地,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政企携手,上下同心,开拓创业,拼搏奋进。经济社会齐发展,城乡面貌焕然新。”

    这就是今天的白山,这就是向着“较发达城市”迈进的白山! (蔡冲春 记者 张力军)

 
 
 相关链接
· 甘肃省“两个共同”示范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 蒋巨峰主持专题会研究省级文化中心项目建设工作
· 广东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境内铁路项目建设会议
· 1-9月贵州省工业投资和项目建设情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