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杨志今在京为参加文化部司局级干部十八大精神学习班的全体学员作辅导报告。
杨志今首先谈了对十八大大会的感受。他说,作为一名长期在文化部门工作的同志,聆听了胡锦涛同志的报告,特别是报告中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论述,感到非常亲切,备受鼓舞。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点任务,是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继承、深化和发展,为当前和今后的文化建设、文化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党的代表大会如此重要的报告中,用如此有分量的篇幅来论述文化建设,论述文化的改革与发展,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文化产品的供给从来没有像现在丰富多样,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蓬勃高涨,文化工作者的心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从容舒畅。听了报告,深深感到肩负的责任光荣而艰巨,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还有艰辛的路要走,还有许多艰难的工作要做。
杨志今从报告的主题和重大意义,10年工作总结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目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6个方面对十八大精神进行了解读。
杨志今说,十八大报告的主题非常简练、准确、鲜明地回答了旗帜、奋斗目标、道路和精神状态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核心问题,坚定地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性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把握的基本要求,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目标、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
杨志今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走过非常不平凡的10年。可以说10年的探索极不寻常,10年的成就来之不易。十八大第一次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的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飞跃和深化。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形势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
杨志今强调,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资源5个方面对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可以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保持了我们奋斗目标的延续性,增强了现实的针对性,又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报告特别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基础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进一步部署,提出要坚持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杨志今强调,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高度重视,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深刻内涵,全面理解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即一条主线、两个坚持、五个建设、四个能力和一个目标,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点。
杨志今最后强调,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面对人民的信任和历史的嘱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报告向全体党员发出号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贡献力量。
文化部机关、各直属单位司局级干部参加学习。(记者刘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