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会见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一行并进行座谈。双方就如何推动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气象科技发展交换了意见。郑国光表示,中国气象局愿与科技部共同合作,探索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矫梅燕参加座谈。
郑国光回顾了气象科技工作的发展以及中国气象局与科技部的合作。他说,中国气象局在科技部的支持下,EOS-MODIS、奥运支撑项目、数据共享以及重点实验室、野外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科技部的相关领导也多次来气象部门调研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工作,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对此,郑国光表示衷心感谢。
郑国光强调,党的十八大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提升气象预报服务关键领域核心能力,这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气象部门希望作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部门,能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此次科技部领导莅临中国气象局指导调研,对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动气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气象部门愿同科技部共同努力,完善气象科研管理机制,做好气象科技工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志刚对中国气象局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性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气象工作非常重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这对气象事业和气象科技工作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气象科技工作者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从社会经济、气候变化、国家安全的需求中探寻气象科技的着力点,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民生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出新贡献。
科技部基础司、高新司、社发司等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国气象局相关职能司、业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在座谈中,双方就气象科技存在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气象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务民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进行了探讨。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气象部门已形成由9个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25个省级气象科研所、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部门重点实验室、26个联合共建实验室以及各级业务单位、服务于气象业务的行业其他力量构成的气象科研与开发体系。为了满足气象事业快速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将积极参与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科研业务结合,为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座谈会前,王志刚一行在郑国光、宇如聪的陪同下,参观了华风集团气象节目演播大厅及中央气象台天气会商室,深入了解了防灾减灾气象影视服务、天气预报制作流程、数值预报中心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兴农网、中国天气网等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