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气象局:东北新疆需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应急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11月13日 10时04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中央气象台11月13日06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预计,13日08时至14日08时,吉林中部偏北、黑龙江中东部、新疆沿天山地区等地有大雪,其中,吉林中部偏北、黑龙江东部、新疆天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10~13mm)。

    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科普链接】

    暴雪的定义:

    暴雪指自然天气现象的一种降雪过程,它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端不变;暴雪预警信号分为四种: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当暴雪天气来临时当地政府部门应做到暴雪预警信号应急预案,提醒人们做好各方面应对措施。

    对于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有严格的规范。如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

    雪灾的定义:

    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它是中国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冬半年降雪量过多和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长,影响畜牧正常放牧活动的一种灾害。另外,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雪,也会对包括城市在内的广大地区造成各种危害。但一般而言,气象学上的雪灾都是指影响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的牧区雪灾。

    根据我国雪灾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将雪灾分为3种类型:雪崩、风吹雪(风雪流)灾害和牧区雪灾。

    雪灾主要发生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偶尔出现在瞬时积雪地区。

    积雪对牧草的越冬保温可起到积极的作用,旱季融雪可增加土壤水分,促进牧草返青生长。积雪又是缺水或无水冬春草场的主要水源,解决人畜的饮水问题。但是雪量过大,积雪过深,持续时间过长,则造成牲畜吃草困难,甚至无法放牧,而形成雪灾。

    雪灾按其发生的气候规律可分为两类:猝发型和持续型。猝发型雪灾发生在暴风雪天气过程中或以后,在几天内保持较厚的积雪对牲畜构成威胁。持续型雪灾达到危害牲畜的积雪厚度随降雪天气逐渐加厚,密度逐渐增加,稳定积雪时间长。此型可从秋末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季。人们通常用草场的积雪深度作为雪灾的首要标志。由于各地草场差异、牧草生长高度不等,因此形成雪灾的积雪深度是不一样的。

    雪灾的指标:

    轻雪灾: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20%以上;中雪灾: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40%以上;重雪灾: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60%以上。雪灾的指标也可以用其它物理量来表示,诸如积雪深度、密度、温度等,不过上述指标的最大优点是使用简便,且资料易于获得。

 
 
 相关链接
· 气象局:暴雪强袭东北大部 新一轮冷空气新疆启程
· 吉林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Ⅳ级应急响应
· 气象局:未来3天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有较强降雪
· 气象局:未来三天内蒙古华北东北等地有较强降雪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