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省政府网站发布。《规划》明确,四川省 “十二五”期间药品安全的总体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三级行政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显著加强,队伍素质适应安全监管要求,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秩序和使用行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安全保障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药品安全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满意度显著提高。
实施7项工程全面提升药品安全质量
根据《规划》,四川省将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同时实施7项工程全面提升药品安全质量,即药品安全工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安全风险评价工程、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药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和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工程。
同时,完善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制度,规范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建立突发事件安全预警机制,保障应急药品、医疗器械及时供应;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组建省级药品安全事故应急专业队伍,建立监测、预警、报告应急响应平台,形成省、市、县三级整体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
2015年所有药店必须有执业药师指导用药
根据《规划》,未来5年,四川省的药品生产要100%符合2010年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无菌和植入物医疗器械生产100%符合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药品经营100%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从2012年起,新开办零售药店均配备执业药师,2015年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全部实现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药品监督抽验行政区域覆盖面,市(州)级达到100%,县级及县以下达到60%等。
此外,还将强化药品安全的产业基础。加强对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利用成渝经济区政策优势,加大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力度,构建新型四川大医药流通体系,支持生物制药持续发展。严格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夯实保障药品安全的产业基础;完善药品安全的配套政策,加快地方法规制定进程,建立保障药品安全的配套政策;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将药品安全与各项民生保障工程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做到有项目、有资金,确保规划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