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气象局:今年将迎116年最早秋分 昼夜等长多地降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2年09月21日 09时29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明天(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分”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均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秋分之后,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冷空气南下的频率增加,并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降水,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

    降雨降温秋意浓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两三天,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东北华北将降雨降温,西南江南有较强降水。预计“秋分”节气当天,新疆沿天山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黄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西藏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山东半岛东南部、贵州南部、湖南中部、江西中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

    降雨天气也将使得中东部气温下降,近期午后温暖干燥的天气将转逐渐变得有些湿冷,公众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此外,近日雨水频繁的西南地区需加强防范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三秋大忙正当时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秋分时节的连绵阴雨也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

    “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做好防御工作。

    今年将迎116年最早秋分

    今年秋分来临之早,是近116年来之冠,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根据紫金山天文台的测算,今年进入秋分的确切时间是在9月22日22时49分,这也是近116年来最早的一个秋分时刻;比今年更早的秋分时刻,要追溯到1896年9月22日21时03分。

    【生活提示

    秋分养生防秋燥

    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白露的“燥”是“温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像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调养佳品。

    秋分时节,还可适当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预防秋燥方面,对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一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秋分药膳还要善用百合,像百合莲子羹、银耳百合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除饮食外,还要记得给皮肤做些保养,以防皮肤干裂。

    适当秋冻防感冒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脚、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洗冷水浴等。

    秋季早晚温差大,尤其是清晨温度较低,如果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锻炼后,还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相关链接
· 2011年秋分准确时间为9月23日17时05分
· 秋分昼夜温差大需"护"胃
· 23日"秋分":"竖蛋"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
· 23日“秋分”:昼夜温差大 公众要护“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